在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之中,广汽集团无疑是电动化转型做得最好的传统车企之一。
(资料图片)
4月3日,广汽集团旗下的电动品牌——广汽埃安对外披露了3月份的销量数据。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3月广汽埃安实现销量为40016辆,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33%,月销量成功突破了4万大关,而且今年1-3月,广汽埃安的累计销量达到了80308辆,同比增长高达79%,势头可谓是相当“凶猛”了。
不过,虽然电动车“大卖”,但另一边广汽集团的合资业务表现就不是那么理想了。根据数据显示,3月份广汽集团旗下的合资品牌——广汽本田销售仅为7.01万辆,同比下滑8.75%,而另一合资品牌——广汽丰田销量也只有8.13万辆,同比下滑16.19%。整个3月份,广汽集团的总销量为231735辆,同比小幅增长了1.87%,其中合资业务出现了下滑的迹象,对比旗下的各项业务来看,曾经出色的合资业务如今却成了广汽集团最大的“拖油瓶”。
一边是电车的持续大卖,一边却是合资业务的萎靡不振,很显然如今的广汽集团已经陷入了“左右互搏”的不利局面之中;此前,广汽集团曾发布“万亿广汽1578发展纲要” ,声称要力争在2030年营收达1万亿元,然而随着合资业务的逐渐萎靡,广汽集团的一万亿营收目标又该如何实现?
因合资业务而“起”
在开头的部分,我们重点提到了广汽集团的电动车和合资业务。
相比于正在风口的电动车,合资业务对于广汽集团而言更为重要,因为其正是借助合资业务起家的。
根据资料显示,广汽集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9年前的1954年。当时,才刚成立的广州汽车修理厂在没有经验和设备支持的情况下,手工打造出了广州第一辆“华南牌”铁木结构公共汽车,正式开启的“造车”之路,1985年其与标致在广州成立了合资汽车公司-广州标致,正式开始进入乘用车市场。
1989年9月11日,广州标致505SX轿车正式投产,广州标致迎来历史上最辉煌时刻。在那个汽车选择还不多的年代,广州标致505SX在推出后便立即走俏;然而让人没有想到,广州标致的辉煌仅持续了不到10年时间,1995年广州标致开始出现巨额亏损,1997年亏损额度更是高达29.6亿元。
1997年9月,法国标致与中方正式停止了合作,随后广州市作出了调整轿车项目发展战略、更换外方合作伙伴的决定。在这个大背景下,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随后选择了日系车企本田作为新的合作伙伴,1998年7月1日,广汽本田正式成立,广汽集团的合资业务得以继续开展。
与跟法国标致合作截然不同,在跟本田进行合作之后,本田不但为广汽集团带来了新的焊接、检验等设备,而且还将颇为重要的“5S管理体系”带到了广汽集团;1999年,本田又将日本本土采用的全新销售服务模式带给了广汽集团,而中国的第一家汽车4S店“广汽本田首家特约店”也正式在广州白云区黄石东路落地。
当然,除了体系的革新之外,广汽与本田开发的产品也同样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无疑是1999年3月下线的国产第六代雅阁,仅上市一年销量就突破了3万辆,到2002年停产时销量更是达到了13.8万辆,凭借着与本田的合作,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广汽集团实现了迅速成长。
有了与本田合作的经验,在2004年之后广汽集团又陆续跟丰田、三菱、菲亚特等汽车巨头合资造车;到了2013年,广汽集团首次实现汽车产销超百万辆,并首次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而到了2017年,广汽集团的产销规模更是达到了200万辆,曾经深陷亏损泥潭的小车企,如今已经成为巨头。
不可否认,合资业务是促成广汽集团迅速成功的关键所在;然而,随着近几年来合资品牌的逐渐“陨落”,合资业务占据重要地位的广汽集团,自然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合资品牌颓势
今年三月,东风汽车旗下的多款合资品牌开启“大降价”,其中雪铁龙C6最高降价9万元。
从这一轮降价大潮中不难发现,曾经在国内备受追捧的合资品牌如今却出现了“卖不动”的情况,而广汽的合资品牌虽然没有像东风的合资品牌那样开启“大降价”,但其合资业务同样也不太乐观。
以对广汽集团最为重要的两大合资品牌——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为例,根据媒体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广汽本田的销量仅为7.94万辆,同比大幅下滑41.47%;而广汽丰田今年前两个月的销量也只有13.87万辆,同比下滑了7.53%,在合资品牌“日薄西山”的大背景下,曾经大火的广汽“两田”也难逃销量下滑的命运。
当然,销量下滑还不是最可怕的,部分合资品牌甚至因为销量不佳,选择直接退出中国市场。
像广汽菲克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个曾经大热的合资品牌,由于近几年销量持续低迷,在连续亏损了好几年之后,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在去年7月对外宣布将终止合作。到了几个月之后,广汽菲克直接申请破产清算;还有日本的高端品牌讴歌,其余广汽的合资品牌广汽讴歌在去年4月就已经停止生产。
而到了最近,由于销量持续低迷,广汽三菱也传出了即将退出中国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广汽三菱全年销量仅有3.36万辆,同比大幅下滑 49.13%;今年1-2月,广汽三菱累计销量同比下滑79.86%至1498辆,2月销量同比暴跌90.91%至330辆,销量恐怕只能用“惨淡”两个字来形容了。
随着合资业务纷纷走起“下坡路”,去年销量合资品牌仍占大头的广汽集团,自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根据广汽集团披露的财报显示,2022年广汽的产销量分别为247.99万辆和243.38万辆,其中广汽丰田全年生产100.9万辆,销售100.5万辆,占总产量和总销量的40.70%和41.29%;广汽本田共生产76.78万辆,销售74.18万辆,两家合资品牌的产量和销量分别占据集团的71.66%和71.77%。
虽然目前广汽集团还没有披露一季报,但看着合资业务大幅下滑,可以预见一季度广汽的业绩并不乐观;而从股价来看,截至4月17日收盘,广汽集团股价报收11.13元/股,和2022年6月的阶段高点18.05元/股相比已经跌去了约38%,市值则在不到一年内蒸发超过了700亿。
“押注”电动化,胜算几何?
当然了,虽然合资业务逐渐萎靡,但相比之下广汽的电动车业务表现却是可圈可点的。
上面提到,今年3月广汽集团旗下的电动车品牌——广汽埃安销量高达40016辆,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33%,月销量成功突破了4万大关;而在今年1-3月,广汽埃安的累计销量更是达到了80308辆。
从数据来看,相比于一汽、上汽等车企,拥有广汽埃安的广汽集团在电动化转型上确实遥遥领先。
去年8月26日,广汽埃安的A轮引战增资项目在广州产权交易所挂牌,而根据广汽集团披露,本次广汽埃安A轮融资引战,引入了53名战略投资者,融资额182.94亿元,是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整车行业可查最大单笔私募融资;投后估值1032.39亿元,是国内未上市新能源车企最高估值超千亿的企业。
截至4月16日,广汽集团的总市值也不过1157亿,而广汽埃安的投后估值高达1032.39亿元,仅从市值来看,广汽埃安对于广汽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媒体甚至评论广汽集团如今是“母凭子贵”了。
而在近期,媒体《中国经营报》发布报告,称其记者从接近广汽埃安的知情人士处获悉,广汽埃安或于今年6月底向相关部门递交申请上市材料,上市的目标将是科创板;作为“造车新势力”,若广汽埃安最终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其将会是国内第一家登陆科创板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地位不言而喻。
不过,虽然广汽埃安的发展势头相当“凶猛”,但如今却依旧还没有成为广汽主营业务的“底气”。
根据财报显示,2019—2021年,埃安的营收分别为52.33亿元、76.1亿元、172.6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21亿元、-6.87亿元、-13.88亿元,三年合计亏损约27亿元;到了2022年,广汽埃安实现销量27.12万辆,同比增125.67%,虽然销量大幅增长,但如今却仍深陷于亏损的泥潭之中。
很显然,虽然广汽埃安的发展势头很好,但由于电动化转型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投入,所以广汽埃安更多只能作为广汽集团新的增长点,而很难成为“基本盘”。从财报来看,广汽集团2022年营收增长高达45.37%,但净利润增速却仅为10%,而净利润增速较低的原因自然也是受到了广汽埃安的拖累。
去年年底时,广汽集团提出了“万亿广汽1578发展纲要”,声称要力争在2030年营收达1万亿元。
然而,如今广汽集团的合资业务正在快速萎靡,而电动车业务虽然快速增长,但仍在“发育”当中,在现如今汽车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大背景下,广汽集团想要在2030年营收达到1万亿相当不容易,除了加快推进电动化转型之外,如何让合资业务“止跌”其实也同样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