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项铮

过去三年,当全球目光聚焦新冠疫情时,另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却在我们的“忽视”中卷土重来。世界卫生组织前不久发布的《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1年,无论是新发结核病患者数量、耐药结核病患者数量还是结核病死亡人数,都较往年有所上升。世界各国此前在结核病防控中取得的进展出现停滞甚至逆转,结核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11月15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坚定目标,推进终止结核病的国际承诺”研讨会,与会专家在会上指出,结核防控不容乐观,我们应关口前移,主动发现,早期干预,并努力建设无结核社区,推进终止结核病国际承诺。

结核病、耐药结核病患者数首次双双增加


(资料图片)

今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报告估算,2021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1060万,较2020年增加4.5%;2021年有45万例耐利福平结核病新发病例,较2020年增加了3%,此外,结核病死亡人数也再次增加。2021年,全球160万人死于结核病,超过2020年和2019年死亡人数,回到2017年水平。这是多年来首次报告结核病患者数、耐药结核病患者数、死亡人数均增加。

对结核病防治,全球有世卫组织《终止结核病战略》(2016—2035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16-2030)、联合国结核病高级别会议2022里程碑目标等三个主要战略/目标,其中2022里程碑目标已尽在眼前。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陈仲丹博士介绍,2022年里程碑目标是2018年到2022年要治疗4000万结核病患者,而截止到2021年底,全球治疗了2630万患者,仅完成目标的66%;对耐多药、耐利福平结核病患者治疗的目标是150万,而目前只实现了不到65万,完成率为43%;资金方面更是远远不足,2022里程碑中要求,包括诊断、治疗、预防等结核病基本服务每年经费支出目标为130亿美元,但实际上,完成最好的2019年也只有60亿美元,这两年更是下降到54亿美元;研发经费则不到全球目标20亿美元的一半,仅为每年9亿美元。“可以说,我们在2019年前取得的进展已经放缓、停滞甚至遭到逆转,全球实现终止结核病目标的进程偏离了轨道。”陈仲丹说。

这份报告中也有不少好消息。陈仲丹介绍,结核病治疗效果并没有出现恶化,治疗成功率、完成率等指标有所改善,其中耐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仍在稳定上升,达到60%。此外,研发创新方面近两年也取得快速进展,有很多新的诊断方法、技术面世并投入使用。其中,性能优于传统的皮肤实验的结核菌感染皮肤实验推进了三种,疫苗方面,截止到2022年9月,有16种疫苗在进行临床试验。

关口前移 推进无结核社区创建

在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结核病防控方面进行的努力和成效。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结控中心主任赵雁林介绍,如果按照现有的传统模式开展结核防控,我国实现终止结核病流行目标难度非常大,可能得要到2087年。因此,要实现既定目标,我们亟需创新手段、综合施策,其中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关口前移,采取主动发现措施,对亚临床期结核病和对新近感染者给予早期干预。

赵雁林指出,结核病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结核病的发生通常要经历暴露于结核菌环境、潜伏感染、前驱期、亚临床期和临床期等几个阶段,最终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这些阶段往往由于起病缓慢、症状不典型、发病隐匿,暴露史不清等导致溯源困难。因此,通过主动筛查加上预防性治疗等措施,发现亚临床期和新近感染者等高危人群,并给予早期干预措施尤为重要。“让其不发病或者少发病,也就减少了后续社区传播。”赵雁林强调说。

赵雁林特别提到了“无结核社区”创建行动。所谓无结核社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区的常住人口结核病发病率低于10/10万。“从社会基本单位的社区开始,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朝着终结结核流行目标迈进,从创建从无结核社区逐步到无结核区县(常住人口发病率10/10万以下),再到无结核城市、无结核省、无结核国家,这是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的中国路径。”

如何创建“无结核社区”?除了前述提到的主动筛查和预防性治疗,赵雁林认为,创建“无结核社区”还要实施社会动员和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主动筛查、对患者和新进感染者给予规范的诊治、加强管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给患者提供心理和营养支持、提高结核病诊疗能力、全方位关怀患者等综合措施。

创新筹资支付方式

结核病特别是耐药结核病治疗周期长、患者经济负担重,结核病对患者的灾难性支出也导致防控目标难以实现。本次研讨会上,专家介绍了我国在结核病卫生筹资以及支付方式上进行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在降低患者负担方面,浙江省衢州市走在了全国前列,推出了结核病病人治疗零负担的政策。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制所副所长陈彬介绍,衢州也存在老年人发病率高、患者早期发现困难等问题,对此,衢州市开展了结核病防治提升年行动,包括一大目标、三项核心防控措施、四项任务、五大保障和三十个指标。

其中一大任务就是把衢州发病率从2021年67/10万降到2025年的55/10万,年递降率5%-7%。为达成这一目标,衢州市实施了“主动筛、免费治、住院补”三项核心防控措施。主动筛方面,衢州市在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从2020年启动了65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免费筛查肺结核项目,每人配套55元经费,纳入衢州市十大民生实事;免费治则是在浙江省提出的耐药病人自付比例低于10%的基础上,衢州市推出耐药结核病病人治疗零负担,通过财政兜底解决耐药病人的费用负担;针对住院隔离难以有效推行的问题,衢州推出“住院补”,通过协商,结核病人在原先隔离治疗7天基础上,每个病人每天再给予财政补助600元,补贴医院感染科住院成本,让病人住到转阴为止。

陈彬介绍,这些措施的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对老年人的主动筛查,发现了不少结核病人,避免了进一步传播,估算每年可以避免5000人被感染,三年可节约经费1.5亿元以上。此外,筛查还早期筛查出许多肺气肿、肺炎、肺部肿瘤等其他疾病,起到了非常好的民生效用,得到了群众的好评。而零负担的治疗和住院补贴,则解决了病人的后顾之忧,使得病人住院率有了很大提升,治疗效果也大大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