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每次市场下行时,大家会习惯性找理由。

比如我看到很多人遇到现金流有问题,面临断供问题,就开始埋怨当初加杠杆入市。


(资料图)

认为如果不加杠杆,就不会遭遇此困境。

真的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用于广东话说就是屙屎唔出赖地硬。

如果房价一直在涨,你不仅不会埋怨当初加杠杆买房,还非常遗憾没有多加杠杆吧。

杠杆,本身只是个工具,用好了蜜糖,用错了砒霜。

都2022年,没有人会不加杠杆买房,只是建议不要高杠杆买房。

所以,请大家不要妖魔化杠杆。

先正确理解杠杆。

杠杆本质上是因为钱“不够”,出于消费或者投资需求,人们选择承受风险。

你要买房,可兜里只有50万,面对200万的房子,你只有2条路:

要么继续存钱,加把劲存,存够了再买。

要么借钱买,国家还贴心出台了首套首付30%的政策,甚至现在还有20%的利好。

穷人的思维,就是先存钱,存够钱再买房,欠债的压力想想都可怕,还得给人付利息,双手往大腿一拍,算了,还是住我的茅草屋吧。

小资的思维,就是钱不够,想点办法借一借,贷点款哪怕付点利息能住套大房子也是不错的。

但富人思维呢,原来全价100万,付现金20万,贷80万,他会花40万买2套,每个首付20万,贷款80万,相当于每套加4倍杠杆,几年后房价翻倍,然后出手200万卖出1套,净赚个100万。

大家一定要更新一个思维:不是人穷才要借钱的,正确使用信贷工具,本身就是一种理财方式。

富人看似杠杆高,但收益也更高。

就拿房产投资回报率来看:

房产投资回报率=涨幅*杠杆率

如果张三有100万的现金,如果他全款买房,不加杠杆,以后房价涨幅20%,他的回报率也就是20%,赚了20万。

假设他抓住了低首付的好时机,一口气做了3套首付2成的并发。

等于60万买了3套总价100万的房子,假设一套房子1年涨幅20%,也就是变成120万,1年就赚了60万,本金直接翻倍,比打工香多了。

而且如果杠杆加得更多,理论上投资回报率会越高。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确定房价能涨,关于这点我先不在这里谈了,这属于选筹的问题了。

所以杠杆玩得溜,可以发家暴富,玩不溜,那就满盘皆输。

事实上,在国运发展的阶段,用杠杆贷款,意味着提前占有资源,这些资金你不用,自然有人用,房子你不买,自然也有人买。

而且大到李嘉诚,小到中产阶级,都在加杠杆。

除了是因为杠杆背后带来的收益之外,杠杆本身就是抵御通胀的一种方式。

通胀的风险,需要靠加杠杆来转移。

实际中,我们是没有办法计算通货膨胀率,只是简单用cpi来衡量。

但也有人已经给出了计算的公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然,更直接点的理解是: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增速-GDP增速。

按照这样的计算方式,过去十几年平均每年的通胀率在7%左右。

就是说你有100万现金,过去一年,就少7万;再过一年,再少93万的7%;再过一年……

如果你2000年拿100万现金,持有到2019年,变成了“2019年的100万”,你的购买力会还剩多少呢?

2020年的100万,穿越到了2019年,就只剩下25万的购买力了。

所以很多人认为我们国家的房贷利率很高,实则不然,算上通胀率,我们当前已经是负利率时代。

因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只要你当时买房,房贷利率低于通胀率,那么最起码你已经能做到保值了。

而增值的标准,就看你买的房子能不能涨,涨得越多,你增值的速度越快,而如果你当初还是低利率、高杠杆入手的,那投资回报率就越高。

因此,我们必须认清楚的一个事实:

长期来看,货币本身必然是贬值的,今天的钱永远比明天的钱值钱,而加杠杆本质上,也是把货币贬值的风险转移给银行。

钱不值钱的道理你都懂,怎么到了如何避免就不懂了呢?

钱不值钱,就得找个能低于通胀,让钱保值最好能升值的方式,说来说去就3种方式:

1、买股票

2、买房

3、古玩字画等稀缺艺术品

第3种多数人基本可以忽略,第1种普通人多少亏比赚多,因为普通人买股票,基本是靠情绪和跟风去买,根本没有花时间去研究股票背后企业的利润,最后只能被割。

而房子投资背后的逻辑更简单,且多数人已经赚到钱,有更强的信心支撑。

可惜啊,接下来注定已经不是闭眼买房就能赚的时代。

过去20年买房赚钱没多难,你只需要拿出勇气,敢加杠杆贷款买房,基本你就吃到了杠杆带给你的增值收益。

但未来是楼市的精细化时代,讲究的是专业化买房,买错的成本越来越高,我一直认为全国300多个城市,真正还能赚钱的也就30多个。

我每年和我的团队都会和大部分时间去考察全国城市,就是为了挖掘出那一小部分还能涨的城市,并且也花时间总结出来了。

想要知道目前全国范围内哪些城市有价值,而且重点关注哪些板块的,可以扫码添加我的微信,我可以把这份全国价值名单发给你。

前面我说了杠杆的魅力,既然杠杆那么好,为什么这几年我们却提出要去杠杆呢?

那是因为杠杆上升太快,会有违约的风险。

但没负债未必安全,有杠杆未必危险。

关键要看,杠杆的成本是多少?杠杆的使用期限是多久?

对月收入5万的人来说,月供1万算什么,但对于月收入只有1万的人来说,月供1万就是不可承担的痛。

汝之蜜糖沃之砒霜。

前面我说了,杠杆带来的收益是很惊人的,但一切有个能涨大前提,以及有个安全的底线。

靠杠杆暴富的大前提,是房价能一直涨,这个信仰今年基本被击碎,房价不是一直涨的,而是只有部分能涨。

此外,哪怕买到了能涨的房子,也得有个杠杆的安全底线。

上升期要敢加杠杆,而低迷时要懂去杠杆。

如果你房价一旦横盘或缓涨,过高的杠杆就会压垮你,现在市场这样的现象可不少。

除此之外,市面上还有很多贷款类型,比如JYD、DYD、信用贷、装修贷、消费贷等等。

不同贷款类型,额度和期限完全不一样,当然利率也完全不同。

关于细节,我就不便展开去说了,要不然还有广告嫌疑。

说白了,用好杠杆的实操落地很细节,既要踏准周期、找准标的、还有有勇气加杠杆,更重要的还要能借到更多、更便宜、期限长还利率低的钱。

这件事本身就很难,不同的资本在不同人手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如果普通人不会使用,反而适得其反,不如好好减少负债,守好自己的安全底线。

细节敏感的话题,我不展开细说了,大家如果对这方面话题有疑问,或者有点兴趣想深入了解的,可以扫码加我微信,有些话题我在闭门直播中也会展开说,但观看直播的链接,也只会私发给已经加我微信的粉丝。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胡子说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