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建筑”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率先建成的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群。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关一文


【资料图】

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三大建筑”工程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昨天,记者实地探访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打卡北京文化新地标”。北投集团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副总经理沙钢介绍,截至目前,“三大建筑”项目主体结构及外立面装修工程已全面完工,室内机电工程已完成95%,室内装修工程已完成90%,室外市政及景观工程已完成80%,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95%。今后,这里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率先建成的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群。

北京艺术中心

9月底迎来测试演出 集多元化综合艺术体验于一身

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中的北京艺术中心,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与北京市级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是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艺术中心与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三大文化建筑构成城市副中心市民文化服务组团,共享超过20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设施及轨道交通M101、M104线。北京艺术中心运营管理部负责人江涛介绍,该中心将于9月底迎来测试演出,今年第四季度会正式开幕运营。

北京艺术中心被誉为大运河畔的“文化粮仓”,项目整体设计元素提取自漕运码头岸边的古粮仓。剧院项目建筑面积约12.53万平方米,高度为49.5米;包括1800座的歌剧厅、1600座的音乐厅、1000座的戏剧厅、500座的多功能厅及850座的室外剧场,总座位数约5750个。未来,剧院项目将由国家大剧院运营,其舞台尺寸同国家大剧院完全一致,可以实现大剧院演出剧目在这里无缝衔接、同步上演。

江涛介绍,“文化粮仓”将成为国际性的综合表演艺术中心,一座多元化、全方位满足观众体验的“友好型剧院”。到开幕运营时,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即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和台湖舞美艺术中心的剧场数量将达到11个,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座位13000个左右,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同一城市同一机构来管理的最大的城市剧院群。

扎实的高品质专业硬件设施对剧院来说至关重要。北京艺术中心歌剧院、戏剧场的舞台机械与国家大剧院舞台保持相同规模及模式,方便大剧院制作类剧目的舞美搭建,实现“一院三址”下的剧目无缝衔接与转场,还为引进剧目的统筹安排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剧场在国内首次采用分布式电气柜与立式卷扬机相结合的排布形式,配合国际上最先进的轴控制器控制系统,为演出提供高标准安全稳定运行保障。

作为一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地标,北京艺术中心拥有一般剧院不可比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它地处11.2万平方米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紧邻大运河,与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形成集群优势。“这种集群式的文化地标,能够满足观众全天候的休闲活动,不仅可以欣赏演出,还可以进行多元文化娱乐活动。可以说,北京艺术中心深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沃土,在如此得天独厚的‘文化生态’中孕育成长并初绽荣光。”江涛说。

结合周边的交通配套和绿色自然的区域化特色,依托大剧院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国家大剧院制定了北京艺术中心2023年至2027年5年发展规划,培养市场和观众。江涛介绍,“到2027年,我们希望北京艺术中心的年度演出将达到650场,活动600场的整体规模。”剧院将创新节目类型,通过差异化定位,引进音乐剧、沉浸式话剧、森林剧场户外音乐会等。

江涛介绍,“我们将为市民营造一个综合艺术展示体验平台。未来,这里以分众化、差异化的运营思路‘好戏连台’,集高品质演出、艺术教育、艺术交流、综合艺术、艺术赛事、休憩充能等多元化综合艺术体验于一体,为观众提供更多新型文化消费选择,并将辐射服务更广泛的京津冀区域。”

江涛透露,目前,一些国内外炙手可热的艺术家演出已经在洽谈中。北京艺术中心在建设中就接待过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总监捷杰耶夫和德累斯顿音乐节总监扬·沃格勒,他们都很期待未来在这里演出。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10月布展 “水街”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是停靠在城市森海中的“运河之舟”,其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高度35米,由观众共享大厅和主楼两部分组成,游客日接待量约为6000人次。博物馆项目将由首都博物馆运营,成为一座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型综合博物馆,是城市副中心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和展示城市发展的生动窗口。目前,大运河博物馆正在进行装修工程和机电工程作业。

首都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兼东馆筹备处主任张宇介绍,大运河博物馆展陈空间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展陈由基本陈列、专题展览、开放展示构成。基本陈列立足大运河与北京城的密切关系,展示北京的山川形胜、人居历史、城市变迁与发展沿革。专题展览分为若干系列,每个系列围绕专题常换常新,立体、多维呈现北京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辉映城市副中心的定位与规划目标,弘扬北京城市文化的特质与传统。开放展示将观众能到达的开放区域打造为人文、休闲、科技等要素高度融合的体验式开放展示区,烘托城市副中心的开放与创新活力,凸显现代化博物馆的人文视野与时尚品位。

除了一些来自首都博物馆的展品,大运河博物馆已面向全球征集运河相关展品,并商借国内文博单位的相关藏品补充其中。具体布局已经确定:大运河博物馆一层布局两个临时展厅和一个仓储式陈列展厅;二层为基本陈列“北京与大运河”,同时设有北运河画卷专题展厅,展出由北京画院艺术家创作的一幅关于北运河的长卷;三层设有专题展,包括一个数字化展厅。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于10月进行布展。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本馆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诠释“都”与“城”的关系。本馆展陈以“都”为核心,大运河博物馆展陈以“城”为核心,两馆展陈既珠联璧合又各具特色。以古鉴今、以史资政,展现北京“首都功能推动城市发展,城市发展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鲜明特色。

大运河博物馆由观众共享大厅和主楼两座相对独立的建筑组成。其中北侧为观众共享大厅,南侧为主楼。观众共享大厅屋顶造型取自“船”,主楼屋顶造型取自“帆”。主楼建筑高度高于观众共享大厅,五片船帆状的屋顶高低错落,曲线饱满,充满动态力量。主楼立面通过街巷路口、棚架、门楼等柔化建筑体量的元素与水系相结合,形成一处类似于运河驳岸码头的场景。

观众共享大厅设置了开放式展览陈列、餐厅、咖啡厅、报告厅、融合厅、宣教活动等功能空间。

主楼区域主要体现博物馆基本功能,由藏品库房、文物修复、陈列展览、社教活动等区域组成,结合社教功能设置儿童展厅、科普展厅。同时结合博物馆业务需求,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设置了培训、文创、文化交流等配套服务功能。

“为了让博物馆更多地吸引年轻人,大运河博物馆在设计过程中从青年人的视角吸取了很多时尚元素,包括邀请英法设计师设计了一个两层博物馆文化交流区,在装修语言和材料选择上趋于年轻化时尚化,类似这样的特色功能区能够发挥博物馆功能之外的功能,使其实现更长时间更灵活的开放。”张宇介绍。此外,博物馆在两组建筑之间设计一条水街,游客穿行时,可通过玻璃幕墙看到博物馆内部,并结合玻璃幕墙空间设计展陈内容,使游客不入馆也能感受博物馆的魅力。同时,水街在夜间也对公众开放,形成一个“永不落幕的展览”。

此外,7000余平方米的文保功能区是大运河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地下一层设有文保实验室,可以实现分析、诊断、修复等全流程的文物保护,大大提高预防性文物保护的水平。张宇介绍,文物保护理念早在大运河博物馆建筑设计之初就已经有所体现,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博物馆主楼采用了先进的基础隔震技术,缓解地震对博物馆建筑的影响,从建筑层面践行对藏品进行预防性保护的理念。

北京城市图书馆

国内最大机械书库 数百万册图书15分钟完成拣选

走进北京城市图书馆,山间树下的“森林书苑”已经初具雏形。144根立柱宛如树干,银杏叶片交叠撑起一片森林,两座三层高的书山耸立,书籍与座席依山而布,记者现场看到,在两座书山之间,施工团队正在进行加气混凝土作业,机器轰鸣作响,为图书馆的竣工做最后的施工准备。

“未来这里将建成北京甚至全国最炙手可热的宝藏打卡地。”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介绍,北京城市图书馆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内部不仅设有高达18000平方米的超大单体阅览室,还设有少年儿童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非遗文献馆、开架阅览区等功能分区,读者日接待量为5000至8000人次。

北京城市图书馆内设有全国图书馆行业首个非遗主题的文献馆,通过光影技术打造古风北京。在这里,图书馆将以北京胡同为切入点,用非遗展品、文献史料和多媒体技术打造一场北京胡同里的非遗文化之旅。读者不仅能在光电技术中沉浸式感受古都风貌,了解旧时北京的衣食住行、民风民俗、赏玩游艺,还有机会近距离观赏非遗传承人的现场表演。

在少年儿童馆,除了专业阅读指导、特色阅读活动、多彩展览展示等传统图书馆服务,孩子们还能通过智慧展陈、4D观影等高科技设备设施进行沉浸阅读、深度学习、交流创作,在智慧赋能、云端互联的现代化图书馆中领略奇妙的阅读体验。“在少年儿童馆里我们实现了中文图书分级,这在国内比较罕见。比如0至6岁的孩子需要读什么书,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李念祖介绍。

元宇宙体验区利用数字资源、数字资产与智慧数据构建可视化数据景观,构筑元宇宙的线下体验场景。

文化交流区不仅设有报告厅、文化沙龙、文化访谈等多个交流空间,还打造了具有美术馆特征的展厅,常年展出书画、摄影、艺术作品。“在北京城市图书馆,收获的不仅是海量资源与舒适空间,更是文化蕴于万物的生活方式。”李念祖说。

山间阅览区丰富了座席选择,阶梯区域风景上佳,方便随行随阅,平台区域地势开阔,座位选择更多,此外还设有静音区和静音舱,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要。为了让远道而来的游客获得更佳的游览体验,团队还特地邀请专业摄影师实地踏勘,用专业的“构图眼”找出宝藏打卡点,结合空间布局生成4条时长不同的官方打卡路线,即使时间有限,也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图书馆的温度还体现在不断优化的读者体验上。艺术文献馆设置了黑胶殿堂区,亲手播一张黑胶唱片,在复古的旋律中感受时光。这里还配备全球顶级的音响设备,将吸引很多发烧友感受其专业性。古籍文献馆内设有修复体验区,拿起专业工具,跟随老师共同感受修复技艺。此外,集阅读、交流、简餐咖啡、图书文创售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空间潞云筑将提供24小时阅读服务,凭身份证件即可自助进出。

据悉,北京城市图书馆设座席2400个,藏书能力达到800万册,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除了视野可及的开架图书,还有数百万册库本图书藏于地下书库。

“这里有国内最大的机械书库,只需15分钟,书库就能将读者想看的书送到他的手上。”李念祖介绍,北京城市图书馆拥有国内最大的机械书库,建设面积约3000平方米,深达16米,配有自动分拣机、智能送书机器人等设备,能实现图书的自动出库、自动分拣、自动搬运。读者通过智能桌面或手机完成库本图书的检索和借阅后,只需15分钟,书库就能在数百万册图书中完成拣选,将指定文献送至读者手中。“具体来说,书库以物流管理方式,通过机械手抓取一箱书,然后由工作人员选出,通过轨道送到阅览室,再由机器人送到读者的座位。”书库内常年保证恒温恒湿,保护书籍安全。

不仅如此,新一代数字技术还与图书馆碰撞出新型智慧服务。在这里,手机可一键完成座位、文献、活动等各类型资源的预约;智慧桌面的终端设备能实现照明控制、适老呼叫、书籍推荐、指尖查词等功能;大数据技术还能结合以往的阅读习惯生成个人专属的阅读服务。总之,一切都是为了读懂读者、服务读者。北京城市图书馆以读者的感受为先,塑造文化服务的新体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