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进行中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际上是以县域为切入点推进的农村商业体系建设。在微课2322中,我们通过对历史发展的梳理,讨论了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与农村商业体系建设的内容。本微课将在分析县域商业体系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如何理解以县域为切入点统筹建设农村商业体系的问题。

县域商业体系,是县域经济及县域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市场体系,除了包含县域商业体系外,还包含县域内其他市场、如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的经济运营系统。由于县域包含了县城及乡村,因此,县域商业体系的内涵比农村商业体系大,或者说,农村商业体系是县域商业体系的组成部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县域商业体系,本质上是通过统筹城乡商贸流通,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鉴于城乡差距的存在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是要更好地解决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商贸流通问题。这是为何要把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目标与任务落在农村商业体系上的根本原因。

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从产品的维度对流通体系加以分类的概念。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上区域划分的维度,我们当然也可以把农产品流通体系用县域内和县域外来区分。农村商业体系除了农产品流通,还涉及工业品与服务下乡等商贸流通业务。事实上,当前进行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除了要补齐工业品和服务下乡的短板,农产品上行流通体系的建设是其中特别重要的内容。

以上县域市场体系、县域商业体系、农村商业体系、县域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包含关系,可以直观地用PPT上图加以表示。

关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以县域为切入点推进的农村商业体系建设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有利于增强县域商业体系的统筹能力。

以县域为切入点统筹推进农村商业体系建设,是由当前国家行政与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现实决定的。我们在前面的微课中曾提到,改革开放以来,从强县扩权试点到取得经验后的扩权强县改革,县域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与治理的区域基础,在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尽管与改革目标状态相比,县域经济统筹能力总体上尚有差距,但在当前,以县域为切入统筹建设县域商业体系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增强县域的统筹能力。

二是有利于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我国地域辽阔,有将近2850个县域,这些县域情况各异,差别明显。比如,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有百强县、脱贫县,领先县、赶超县等区别;从产业特点看,主导产业有农业、工业、旅游、商贸等,还有为绿色发展确定的生态涵养、生态保护重点县;按区位特点,有边远县与城郊区县,有的县还具备交通枢纽、边境口岸等优势;按人口特点,有大县、小县,民族自治县区,人口净流出县等;在经济发展特点上,还有资源禀赋型、外向经济型、承接产业转移型,等等。农村商业体系建设需要因地制宜,以县域切入有利于分类施策,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有利于发挥县域的主动性,更好地服务“三农”。

县级政府直接管辖和服务当地农村,承担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城乡公共服务、特别是服务“三农”的重大职责。扩权强县的改革,除了要减少行政管理层次,降低行政成本,因地制宜,提高效率和发展质量外,通过赋予县域更大的自主权和能力,让县级政府可以更有效地统筹配置城乡资源,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其实也是扩权强县改革的初心之一。以县域为切入点推进农村商业体系建设,对于实现县域统筹城乡,促进以城带乡、以工补农,也是必要的和有利的。

我们讨论县域商业体系与农村商业体系的概念,理解以县域为切入点统筹推进农村商业体系的策略安排,为的是更好地认识当前进行中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重心所在,促进农村商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