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宝人寿”)迎来首次增资扩股。3月20日,国宝人寿公告称,公司拟进行增资扩股,增资完成后,国宝人寿的注册资本将由目前的15亿元增加至19.8亿元。

作为第一家总部和注册地设在四川且愿景为“立足西部、对标国际”的人寿保险公司,国宝人寿无疑是四川金融业布局的重要一环。业内人士指出,在此次增资方案中,两位国资股东欲强势加码,有望助力国宝人寿在资本、业务等方面增强实力。不过,身处寿险业转型期,国宝人寿还需进一步打造自身特色,发挥寿险公司在康养等领域的优势。


(相关资料图)

地方国资再加码

又有两家地方国资企业加码了保险业布局。3月20日,国宝人寿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增资扩股相关议案。本次增资扩股,参与增资的股东将以货币方式向国宝人寿合计投入资金8.928亿元,增资后该公司的注册资本将由15亿元增至19.8亿元。

具体来看,国宝人寿此次增资扩股共增加4.8亿股,增发每股单价为1.86元,增加注册资本4.8亿元,剩余溢价部分4.128亿元计入资本公积。

从参与股东情况来看,国宝人寿此次增资并无新增股东,仅有两位国资股东参与。其第一大股东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发展”)新认购3亿股,出资5.58亿元;四川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金控”)新认购1.8亿股,出资3.348亿元。

增资同时,国宝人寿的股权结构也将发生改变,四川发展的持股比例将由20%增至30.303%,仍为第一大股东;四川金控持股比例由12%增至18.182%,升至第二大股东。其余未参与增资股东所持股权被按比例稀释。

若此次增资获批,国宝人寿国资股东持股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此前,四川发展、四川金控、成都先进制造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三家国资股东合计持有国宝人寿45.5%股份,增资方案获批后,这三家公司对国宝人寿的持股比例将增至58.712%。

对于国资背景股东进一步加持国宝人寿,在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一方面有助于解决资金问题,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带来更多的业务资源,有望借力实现进一步发展。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增资或是主要为了满足监管对偿付能力的要求,同时也为经济恢复后业务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过,在国宝人寿获得地方国资背景股东加码的同时,四川雄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天鑫洋金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两家股东所持股权出现了被质押的情况。重庆金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所持股份则被质押、被冻结。根据国宝人寿官网,国宝人寿部分上述股东所持股权被质押或被冻结的股权合计占比为27%。另外,中金国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持13.5%股权中有部分被质押、被冻结。总体而言,国宝人寿股份被质押或冻结的情况占比约四成。

保费、净利双降

自2018年成立至2020年,国宝人寿连年亏损。不过,该公司在2021年便实现自成立以来的首度盈利,净利润为0.16亿元。但“好景不长”,国宝人寿2022年由盈转亏,净亏损达3.5亿元。

2022年,国宝人寿维持多年增长的保险业务收入规模也有所缩水。2022年,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26.58亿元降至14.2亿元。

“国宝人寿自2018年成立以来,除了2021年略有盈利以外,其余年份均为亏损。这既与国宝人寿刚刚开业经营时间较短有关,也与我国当前寿险业面临着转型调整有关。”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表示,由于寿险公司成立之初有较大的资金投入,且有经营团队的融合,一般来说,一家新的寿险公司拟要经历多年经营后才能开始盈利。根据我国寿险公司的规律,这一时间一般需要7、8年,也因此被称为“七亏八盈”。

对于国宝人寿2022年业绩亏损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在推进业务转型、提高盈利能力等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北京商报记者致函国宝人寿采访,该公司截至发稿未进行回复。

不仅净利润陷入亏损的局面,国宝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也在“滑坡”,截至2022年四季度,国宝人寿偿付能力较2022年三季度末降幅明显。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国宝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8.41%,比2022年三季度下降31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0.51%,比上季度下降36个百分点。

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国宝人寿在2022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提到了资本市场低迷、资产配置结构调整等“关键词”。

此外,国宝人寿2022年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分类监管)结果由2022年二季度的BB类下降为B类。国宝人寿表示,主要是因为三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整体评分下降。

将加大康养领域布局

从寿险业发展的大环境来看,我国正经历着人口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变化以及此前近20年引领我国寿险业快速增长的重疾险发展受阻的变化。

在2023年新年献词中,国宝人寿董事长周兴云表示,公司将主动迎接寿险行业深刻变化带来的机遇挑战,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发展,探索推动综合化销售和产销分离,探索产品创新和市场管理方式变革,推动公司长期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对于寿险业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杨泽云认为,寿险公司需要适应人口结构变化以及重疾险快速发展受阻的现实,推出确实满足人口老龄化需求的保险产品,如年金保险、养老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应对养老风险的保险产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年金保险、养老保险等产品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异化为收益率的比较,然而保险公司的优势并不在此。基于此,杨泽云表示,保险公司在经营养老保险产品中,一定要避免以投资收益来吸引客户,而应该强调其为客户提供基于生命周期的养老资金的提供。

此外,寿险业当前也处于发展机遇期,随着民众的保险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对商业健康险的需求日益增长。国民健康被放在高度重视的位置,正在推进的“健康中国”战略的着力点就在于,要使健康服务惠及全人群以及提供覆盖人民全生命周期的全流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放眼行业,不少险企加快大健康生态布局,旨在建立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供给能力。

国宝人寿此前表示,将在“大健康”战略引领下,发挥专业优势、系统优势。周兴云在2023年新年献词中表示,公司将紧紧抓住国家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有利契机,加大康养项目布局和保险产业链延伸,持续推动“主业核心化、产品多元化、机构平台化、布局全国化”格局。

在业内人士看来,险企布局康养战略具有自身优势,一方面,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等特性与康养产业具有天然契合性;另一方面,布局康养产业可以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与保险销售和服务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有机会突破业务增长瓶颈,促进保险主业发展。而除了保险公司自身的优势外,多项国家政策的出台,同样为险企加速布局养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胡永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