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生保险及英大财险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的申请获批,发行规模分别为不超过30亿元及不超过15亿元。今年以来,多家险企“补血”取得进展,资本补充债券发行、增资等接连获批、落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险企获监管批准的发债及增资规模已超过500亿元。

险企积极“补血”背后,除业务扩张需要外,还来自“偿二代”二期规则落地对险企偿付能力造成的压力。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偿二代”二期规则落地,不少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行业有较大的补充资本需求。

发债踊跃

北京银保监局网站11月15日发布的批复信息显示,日前,北京银保监局同意民生保险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30亿元;同意英大财险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15亿元。

中国银保监会网站显示,今年以来,多家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申请获得监管批准,包括工银安盛人寿、人保健康、利安人寿、国任财险、海保人寿、泰康养老、太平再保险(中国)以及上述的民生保险、英大财险,合计发行规模不超过248亿元。

今年以来,也有多家险企资本补充债券成功发行。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北京人寿、利安人寿、国任财险、仁和人寿、北部湾保险、人保健康、国联人寿、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太平人寿10家险企已经成功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规模总计224.5亿元。

从发行规模来看,太平人寿和工银安盛人寿在今年一季度分别发行5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是今年截至目前发行规模最大的两笔险企资本补充债券。

此外,还有险企已发布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计划但相关发行事宜尚未落地,其中不乏上市险企身影。如新华保险拟发行不超过20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中国人保拟发行不超过18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

增资火热

与发债接力进行的,是险企密集的增资。

据中国银保监会网站披露,今年以来,截至11月16日,中邮人寿、鼎和财险、泰康养老、平安养老、中荷人寿、平安健康保险、太保健康、横琴人寿、中韩人寿、同方全球人寿、太保寿险、三星财险、英大财险、太平科技、汇丰人寿、汉诺威再保险上海分公司等险企增资申请均获批,增资金额总计超260亿元。据业内人士统计,今年险企获批增资金额已高于过去三年全年水平。

部分险企大手笔增资是获批增资额达到近年高位的重要原因。例如,中邮人寿获批增资达71.63亿元,是今年获批增资最多的险企。平安养老、平安健康保险、太保健康、鼎和财险、中韩人寿等增资规模均在15亿元以上。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信息,今年以来,还有部分险企发布了增资计划,但目前尚未获批。如国寿财险今年年初发布相关公告,拟增资达90亿元,注册资本从188亿元增至278亿元。

大部分险企增资的资金来自于老股东。也有少量险企引入了新股东,增加注册资本规模,如友邦保险认购中邮人寿新增注册资本71.63亿元,成为中邮人寿新股东。此外,还有险企通过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金或任意公积金转增资本金的方式实现增资,如英大财险等,据了解,这种方式在往年并不常见。

“补血”需求大

险企积极“补血”的背后,一方面是保险业务扩张导致的险企资本金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偿二代”二期规则落地对险企偿付能力造成的影响。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表示,“偿二代”二期实施后,资本认定标准尤其是核心资本的认定标准更为严格,同时,保险业务和投资业务的风险因子有所上调,导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有所下降。因此,目前保险公司资本补充需求明显提升。

随着监管趋严以及行业发展对险企资本结构和资本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拓宽险企资本补充渠道近期也取得进展。《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自今年9月开始实施,永续债成为险企“补血”的新选择,进一步丰富了险企资本补充渠道。

“相对来说,增资扩股不仅取决于股东意愿,审批流程相对较长,也出现过增资计划未能获批和增资额缩水的情况,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也存在一定门槛。”华创证券研报称,“永续债具有融资成本低、审批流程短、偿还期限由发行人确定的特点,加之不会稀释股权,对未来保险公司拓宽融资渠道较为有益。未来,保险公司应积极通过发行永续债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补充资本金。”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股东增资、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等虽能在短期内提升险企资本实力,但险企最终还需通过改善负债端和资产端表现来增加自身盈利、提高资本实力和偿付能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