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京地区的道教传播历史悠久,早在六朝时期,都城金陵周边都是天师道颇为流行的区域,道经《真诘》便将金陵之地称为福地。

天师是对创教者或有身份的传教者的一种称谓,道教四大天师:张陵、葛玄、许逊、萨守坚,分别是正一派、灵宝派、净明派、神霄派的祖师,他们在道教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葛玄葛天师与金陵的关系最为密切。

葛玄,字孝先,丹阳句容人,道教灵宝派祖师。东汉末年出身宦族名门,自幼好学,博览五经,性喜老庄,不愿仕进。汉光和二年(179),入天台山修道,遇著名方士左慈授以太清、九鼎、金液等丹经。后来汉室倾覆,天下大乱,葛玄遂隐居阁皂山,删集《灵宝经诰》,精研“上清”“灵宝”诸部真经,后世道教尊称葛玄为“葛仙公”“太极左仙公”。相传葛玄常辟谷服食,擅符咒诸法,奇术甚多。南京地方志和民间传说中留下许多与葛玄有关的事迹。

三国时期,占据江东的吴大帝孙权与葛玄、介象等高道交往甚密。《南徐州记》云:“临江有四望山,吴大帝尝与仙者葛玄共登陟之。”四望山位于鼓楼区挹江门内,中山北路南侧,因为当年“山势崭绝,足供远眺”,故名四望,今八字山公园当是四望山的一部分。孙权求道甚笃,常携葛玄登四望山祭天问卜。

传说有一次,葛玄陪同孙权乘船出游,突然遇到大风,葛玄的船不幸被吹翻了,孙权连忙登上四望山眺望江面,并派人下水打捞。结果找了一宿都没有踪迹,孙权叹息说:“葛仙公虽是得道之人,看来也躲不过这场灾难啊!”哪知第二天一早,葛玄竟从江上缓缓走来,衣衫不湿,而且面带酒色,他满怀歉意地对孙权说:“昨天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死后为涛神)强拉我喝酒,仓促间不好推辞,喝了一夜,让大王担心了!”

葛玄的晚年是在方山度过的。吴赤乌三年(240),孙权为葛玄在方山立洞玄观,供其修道炼丹。《建康实录》云:“今方山犹有仙公煮药铛及药臼在。”洞玄观在今江宁区方山南麓,是有史以来江东最早的道观。葛玄在洞玄观大约生活了五六年,于赤乌七年(244)去世,终年80岁。传说中,葛玄在方山白日飞升,升仙处称葛仙台,北宋诗人杨修为其作《洞玄观》一首:“葛玄功行满三千,白日骖鸾上碧天。留得旧时坛宇在,后人方信有神仙。”

葛玄在方山飞升后,不仅洞玄观规模日盛,而且“葛氏环观而聚居”“子孙亦并山而居不绝”。除了方山的炼丹井、洗药池,周边还有很多因葛仙传说而形成的地名:方山东南、距东山镇二十公里处有葛桥,相传是葛玄在方山修行期间,以化缘所得,在秦淮河上建起的一座小桥;在秣陵镇与禄口镇之间,有“乡名葛仙,塘名葛塘”,传为葛玄诞生之地,后人曾在附近兴建葛塘寺,以为纪念……这些地名,都是葛仙信仰在当地民间绵延不绝的见证。

贺健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