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通过出售业务,获得造车入场券”,造车这件天方夜谭的事情,竟然成真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28日上午,滴滴出行与小鹏汽车共同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滴滴将价值58.35亿港元的滴滴智能电动汽车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出售给了小鹏,获得了小鹏汽车3.25%的A类普通股。
此外,还有一条特殊的附加条款,小鹏汽车将基于滴滴造车基础技术打造一款A级智能电动汽车,叫“MONA”,定价在15万左右,而这款MONA来上市之后在将滴滴的体系当中销售,如果滴滴平台年销量超过10万的话,滴滴有额外的对价股权,最高的股权比例提升到5%。
靴子落地
滴滴在国内一定是一家传奇的企业,不管是从司机角度,还是从用户角度,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曾经一度难打车的事儿时有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滴滴可以说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也重塑了出行市场的产业结构,打破了传统出租车蛮横的垄断行为,让用户享受到了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方便。
当然这里不得不提下当年夫妻俩跑滴滴半年提一辆的奥迪A6L的故事,毕竟是滴滴的出行,改变了出行市场的产业机构,为更多的司机带来工作的机会,在平台拉新野蛮生长的路上,滴滴司机靠着高额的补贴和勤奋的跑活儿,所以实现了改变生活的机会。
可能正是用户和司机对滴滴平台的拥护,也正是庞大用户给了滴滴壮大的信心,才会发生滴滴赴美上市擦枪走火的事件。滴滴上市即破灭成了当时一度的热词,还好时隔半年后滴滴又回到了桌面上。
2023年1月16日滴滴恢复了注册,2023年3月政府听取了互联网企业汇报工作,其中就有滴滴,这意味着滴滴正式上桌了。上桌之后的滴滴很低调也很抗压,外面的声音已经无所谓了,反正“风浪越大,打车越贵”该经历的都已经经历了,所以一些闲言碎语对滴滴来说已经不值一提。
但是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市场也不会给任何一个企业留太多时间。这一年多滴滴不温不火,谈不上有太多的大动作。8月28日终于发声了,也算是靴子落地了,与造车头部企业小鹏达成了战略合作,滴滴放弃造车,发挥核心优势协助小鹏卖车。
面对这样爆炸性的新闻,青橙财经联系了滴滴相关人员,并未得到更多明确答复。
滴滴的抉择
根据滴滴和小鹏官方宣布的战略合作的协议,青橙财经认为是滴滴放弃了造车,尽管公告中部分内容不是太明了,但可以明确滴滴没有造车的能力,也丧失了造车的信心。这个能力我们可以解读为是造车资质没有落地,也可以认为是被罚款后的滴滴也开始差钱了,要知道造车就像一个碎钞机,更像一个无底洞,如今新能源造车进入拼刺刀的阶段,所以滴滴自然失去了最佳机会。
一直忙于烧钱维护流量的滴滴确实缺钱,上市退市也没有得到更明显的效益。
放弃造车未必是最坏的选择,要知道滴滴平台拥有庞大用户群体,可以认为是一个头部的中间商平台。随着滴滴对司机及车辆的审核,滴滴发现卖车也是一个不错的生意。在成都车展的时候,小编约了一台网约专车,司机提到在成都很多人之所以不选择滴滴平台,是因为在成都要想正式入驻滴滴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机,最好要通过滴滴购买车辆,这样平台对车辆的检测审核才能快速通过,如果自己外边新买的车去申请入驻滴滴平台,不小心要审核半年才能进入使用。当然也有可能是滴滴同成都政府没有达成一定的协议,我们也看到滴滴辟谣在成都运营的主体公司没有注销,不过我们发现已经注销了两家,具体原因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来源于天眼查
回头来看,也许滴滴就是在这样的路上看到了卖车是一门庞大的生意,所以这次滴滴和小鹏对赌协议中我们看到,“如果滴滴平台年销量超过10万的话,滴滴有额外的对价股权,最高的股权比例提升到5%”,从这一点来看,滴滴笃定自身有强大的销售能力,同时滴滴也意识到了自身的优势。在全网流行降本增效的今天,滴滴选择轻装上阵,发挥自己擅长的领域,这确实是程维的风格。
尽管“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滴滴表面放弃了造车,但是借助小鹏的战略合作,可谓是获得了新能源造车的入场券。青橙财经通过滴滴官方非正式回复,了解到滴滴的智驾业务并没有卖给小鹏,所以滴滴依然给自己留下了火种,所以未来和小鹏一起生产的“MONA”,获得用户的智驾数据依然属于滴滴,从这一点来说滴滴也算是实现了自己造车。
「小鹏的英明」
不得不佩服,程维是真正的运作高手。当然这里也不得不提一下另一位主角何小鹏,能够在蔚小理拼刺刀厮杀的阶段,成功跑在前面,何小鹏确实非等闲之辈。
在2023年初我们听到新能源造车圈有这样一种传闻,留给蔚小理的时间只有20个月,因为目前他们一直处于烧钱状态,如果20个月后依然在亏损,那面临他们的只有倒闭。随着8月初国内新能源造车的龙头比亚迪第500w辆车下线,我们知道市场留给蔚小理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小鹏先是获得大众的投资,现在又获得滴滴平台的背书,网友惊呼“小鹏稳了”。
要知道小鹏一直没有低端车,而这一次和滴滴战略的合作,打造的“MONA”,确实是弥补了小鹏低价位的品牌空缺,这一点势必会为小鹏在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中获得巨大优势。而滴滴的加持,未来几年小鹏的销量基本算是锁定了,销量翻番必然不在话下。
这样看来,滴滴和小鹏将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着众多其他要素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新能源造车已经到井喷期,华为的参与,小米的入伙,滴滴已显然失去了最佳的入场时机,而小鹏想要实现销量突围,也需要真正的“爆款”。
滴滴和小鹏的此次合作,能够实现1+1≥2是最好的结果,当然不排除是不是向资本市场画的饼,这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