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市场冠以“油茅”的金龙鱼(300999.SZ),如今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主营业务增长乏力,业绩下滑严重,而此时被公司视为未来增长曲线之一的中央厨房项目,目前还尚未开始产出能够影响到上市公司利润的效益。

8月14日公司披露2023年半年报后的首个交易日,受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降的影响,金龙鱼股价大跌10.1%,收盘价37.04元的价格更是创造了公司上市以来的新低。


(资料图)

出现多个新低

根据金龙鱼披露的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上半年取得的营业收入约1187.14亿元,同比下降0.64%;净利润约9.66亿元,同比下降51.13%;扣非净利润0.14亿元,同比下降99.4%。

从公司目前的业务类型来看,不论是厨房食品还是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业务都出现了利润同比下降的情况,其中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利润同比降幅较大。与之带来的影响是,两大业务的毛利率进一步下跌,厨房食品业务的毛利率同比下降0.49%,目前为6.60%,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业务的毛利率更是下降8.37%,为-0.32%。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毛利率在内,金龙鱼多个数据都出现了上市以来的新低:半年净利润9.66亿元为公司上市以来同报告期的新低;毛利率创公司上市以来的新低;单个季度净利润创上市以来的新低。

这份成绩不佳的成绩单,自然难以到二级市场的认可。

8月14日,公司的股价最低来到36.6元创公司上市以来的新低,公司的市值也一度跌破2000亿元大关,和上市初期最高时接近8000亿的市值相比,金龙鱼上市近3年距离市值最高的时候蒸发了近6000亿。

对于营收的下降,公司方面表示:“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为价格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公司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和油脂科技产品的销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但是产品的价格随着大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有所回落。”

总体来说,公司两大主营业务一方面在原料端对于价格控制较难,同时销售终端的价格提升也缺少有效的方法,两各因素的叠加,让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呈现了净利润同比腰斩的情况。

转型预制菜

当油米面的业务进入“薄利多销”的阶段,金龙鱼也试图通过不断调整战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2022年初开始爆火的预制菜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年初,公司曾经表示2023年将发力央厨卡位预制菜赛道,积极探索第二增长点,并在多地投产中央厨房项目。公司方面表示,在投建的央厨生产园区内,公司可以自己加工中央厨房产品,也会引进其他中央厨房加工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在园区实现原料采购、实验研发、产品仓储、物流运输、销售渠道以及公共配套设施等资源共享的目标,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打造中央厨房园区生态体系。

预制菜之所以成为金龙鱼的第二曲线,一方面是目前中国的预制菜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近日的研究显示,2023年全国预制菜产业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保持20%左右的高增长。未来5年,预制食品产业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除此之外,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曾表示,中央厨房涉及基地、食材、加工、供应链等多个环节,是链接前端原料生产和后端净菜供给的核心,与益海嘉里金龙鱼的规模也匹配。

在公司看来,毛利不高但是量大的油米面产品,将会成为“非常好的载体去推广日化、调味品、预制菜等高毛利产品,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不过短期之内中央厨房的业务还只是金龙鱼较小的一块业务,并且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对公司的利润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曹晟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