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港交所披露,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之屋”)提交了上市申请书,据钛媒体APP了解,这已经是公司四战IPO。

一直以来,燕窝的营养价值饱受争议,其较高的售价也被各种专家批为“智商税”,根据招股书显示,燕之屋的主营产品碗燕的定价高达1268元/盒(非活动价),平均一碗的价格近170元,但其成本仅在70元/碗左右,这也使得燕之屋的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但另一边,公司多年的净利率却仅维持在10%左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另外,钛媒体APP注意到,两次更新的招股书中,其销售费用却显出差异,其中2021年销售费用的两项数据相差超5000万元。而对于燕之屋的IPO进程,每次也有各种原因导致“停滞”,公司的IPO之路充满波折。

三年净利率徘徊在10%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燕之屋的营收分别为13.01亿元、15.07亿元和17.30亿元,主营产品碗装即食燕窝“碗燕”产品收入分别为5.59亿元、6.61亿元和6.7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0%、44.0%和38.9%。

查阅招股书后,钛媒体APP发现,公司拥有较大的业绩规模,离不开产品的高定价。目前,燕之屋淘宝旗舰店在售的一款“燕之屋碗燕即食燕窝108g*6碗”产品,原价1268元/盒,活动价1061.2元/盒。按照活动价来算,平均176.8元/碗。

但配料表显示,上述产品的配方主要为纯净水、冰糖、燕窝,其中,食用燕窝投料量不低于2.5g/碗,唾液酸含量124mg。这意味着,一碗108g的碗燕中,燕窝含量仅有2.3%左右,剩余97.7%为冰糖和水。因此,A股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碗燕的平均销售成本分别仅为78.79元/碗、68.61元/碗、66.82元/碗。(最新招股书未查询到2022年数据)

成本控制之下,燕之屋维持着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从2020年的42.7%提升到了2022年的50.8%,其中,碗燕产品的毛利率高达61.6%。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在高毛利率下,燕之屋的净利率却刚过10%。报告期内,燕之屋的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1.72亿元和2.06亿元,对应净利率分别为9.5%、11.46%、11.9%。

两版招股书销售费用呈现出入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燕之屋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17亿元、3.99亿元、5.04亿元,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4.4%、26.5%及29.1%,三年时间仅销售费用便超过了12亿元,处于持续走高状态。

销售费用中,广告及推广费用又占据绝对大头,具体来看,报告期公司的广告及推广费为2.35亿元、2.69亿元、3.26亿元,合计达到8.3亿元,分别占到2020年、2021年及2022年销售及经销开支总额的74.3%、67.4%及64.8%。而报告期三年,公司净利润总和也才5.01亿元。

钛媒体APP注意到,在燕之屋申请A股上市的过程中,证监会曾要求燕之屋进一步说明公司的业务驱动模式、竞争策略,是否通过降低产品单价促销、大量广告营销支撑业绩,公司是否存在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相关风险等。

另外,证监会还要求燕之屋说明公司广告等相关宣传材料的具体宣传口径,相关宣传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合规风险、公司是否因此受到行政处罚等问题。据了解,在本次港股招股书中,燕之屋在“燕窝在内服和外用方面能提供诸多健康益处”的论述中,还谨慎列举了具体期刊杂志与论文标题加以佐证,但上述论证能否说服监管以及市场,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更新的招股书中,公司2020年和2021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83亿元、4.51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9.50%和30.08%,与最新披露的数据有所差异,其中2021年销售费用相差超5000万元,对此,钛媒体也发函至燕之屋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公司未作回应。

而与销售费用相比,燕之屋近三年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767万元、1898万元及2432万元。这一数字虽逐年攀升,但合计金额为6097万元,仅占广告宣传费总和的约7.3%

三次IPO因何停滞?

从上述数据来看,燕之屋在财务数据上确实存在一些争议,但这都并非是导致公司IPO“屡战屡停”的直接原因。按照时间来梳理,2011年是燕之屋第一次冲击IPO,公司同样在港股提交了上市申请,但因“毒血燕”事件爆发而失败。

当时,燕之屋生产的“特级血燕”燕窝被检测出亚硝酸钠超标数十倍至数百倍,此后两年燕窝进口被禁,而“毒血燕”事件,也对整个燕窝行业造成了巨大重创。

去年证监会的反馈文件也显示,发行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血燕事件,发行人燕窝原材料主要来自印尼、马来西亚等地,证监会要求公司说明采购的燕窝原材料、发行人相关燕窝产品的国家、行业监管要求;如何落实原材料的品控,发行人如何防范和避免使用不合格原材料的食品安全卫生风险、公司生产经营资质是否齐备;经销商是否均合法完整持有食品销售等资质、许可等等。

而在十年后的2021年,燕之屋选择再次冲刺港股,但进展十分缓慢。彼时有分析认为,合规性可能是燕之屋无法在港上市的原因;同年年底,燕之屋转战A股;2022年9月,在发审会前一天公司又主动撤回上市材料,对此,钛媒体APP也发函致公司询问,但也并未得到回复。

去年11月,燕之屋又重启A股上市计划,并向中国证监会厦门监管局提交了辅导备案材料,直到今年6月12日,港交所突然披露了该公司递交了申请上市的材料。而此番赴港上市,燕之屋解释称是因为A股审批程序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赴港上市可为其提供一个获取境外资本的平台。(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于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