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假期、调休再次成为代表们的关注议题,有代表提出了“试点隔周休3天”、“取消节假调休”等提议。

“调休”的诞生是为了激发重储蓄、轻消费的国民消费需求。1999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劳动节、国庆节分别由原来的一天和两天假期延长至三天,并且与周末相连,通过“调休”拼成七天小长假,“黄金周”的概念横空出世,“调休”的传统也由此开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一年国庆黄金周全国出行人数达280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1亿元之多。不仅旅游景区,小长假对餐饮业、影视业、体育产业、交通运输业等都有很明显的提振作用。“假日经济”也由此为大家所熟知,并被视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利器。

但此后,“黄金周”引发的休假体验糟糕、调休疲惫等问题也令打工人苦不堪言。“调休”成了人们又爱又恨的假期传统。

20多年后的今天,“假日经济”是否依旧还成立?休假制度如何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假期体验?

人们真的会为“假日经济”买单吗?

“假日经济”一直伴随着许多问题。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假期集中出游伴随着较为差劲的消费体验,例如交通不便、各类公共场所排长队、商家坐地起价,以及“调休”给打工人带来的疲惫感等等。

同时,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也很早就有学者认为,东拼西补凑出来的“假日经济”效果被夸大了。

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统计了1986年-2006年间的年旅游收入及增长情况,数据显示,1999年实行黄金周之后,尽管每年国内旅游收入呈增长态势,但增长率与此前11年相比并没有明显变化。抛开受非典影响的2003年不谈,2000年—2002年的增长率甚至比过去十多年还要低。

对于假日期间的消费繁荣现象,许多研究通过测算假期前后居民消费情况以及不同地区消费状况发现,“假日经济”效应主要是有限的消费在不同时间、空间以及消费项目上的转移和替代。

一个直观的现象就是假日消费激增的主要地区为旅游城市,期间其他地区消费量不增反降,而且每个节假日前后都伴随着消费淡季的出现,这是因为人们为度假进行了储蓄或者提前消费,因此整体来看,“假日经济”效应对于整体消费总量的拉动作用效果有限。

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假日经济”效果有限的根本在于,在影响消费的各类因素中,收入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收入约束下,居民的消费总量很难因为假期时间长短而改变。简单来讲,消费不足最重要的原因是没钱消费。

尽管反对的声音很多,但假期对消费以及经济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过程,也有不少专家学者通过更加系统、严谨的测算方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例如,2015年暨南大学统计学博士桂文林就通过季节调整模型等方式进行研究,并得出假日经济有效的结论。

只不过,这项研究同时也发现,这种有效性可能会逐渐减弱。研究统计了2000年—2009 年间“十一”假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十一”假期的影响率在这段时间内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所以从影响率来看,假日经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功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的。

如何给假期“削峰填谷”?

假期体验感差主要体现的是旅游产业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每年的旅游旺季都要考验旅游城市、旅游景点的承载能力。因此,假期如国家的供电、供水系统一样,也需要“削峰填谷”。

政府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努力,比如在2007年第二次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及新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将五一劳动节的法定休息日由3天减为1天,并增设清明、端午、中秋3个节日,各休息1天。这样一来五一黄金周就没有了,我国的假期结构从3个大长假,演化为2大(春节、国庆)+5小(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的格局。假期的分配更均匀了。

但很快这样的结构也受到质疑,原因是短假满足不了远程旅游的需求,五一黄金周的取消,意味着这部分需求将由春节和国庆来分担,反而导致了更加严重的出行高峰。

今年专家提议“试点开展周休日实行‘隔周三休’,即首周休息一天,次周休息三天”,甚至是建议“每周单休,月末休息5天”等,以起到均衡小长假分布、缓解高峰压力的作用。但双休日是劳动者多年才争取到的权益,甚至目前还有一些企业实行大小周制度,尚不能保证双休。因此这些提议一经提出就遭到众多网友的反对。

而且本质上,这些调整都是对法定节假日的花式排列组合,不管如何调整,全国人民都是在规定节假日进行强制性集体休假。十几亿人一起休息,高峰期当然总是形影不离,为此,已经有许多人选择在工作日请假出行,以避免排队的折磨。

笔者认为,要想真正优化大家的休假体验,关键应该是要让大家拥有自主休假的自由,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家庭情况计划出行时间。

其实,休假的自由正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普遍。首先,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劳动时间是在不断减少的。我国劳动时间也从早期的“每天8小时、每周48小时”的工时制度,改为了“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全国每年的法定休息时间也从59天,增加到了115天左右,翻了近一倍。

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改革更为激进,2000年法国曾设立每周35小时工作制,但也因此对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此后又调整至37小时以上;近年来英国、德国也开始实验4天工作制、28小时工作制……

同时,企业带薪休假的制度正逐步完善,而且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办公工具的演进以及企业文化的改变等,一些岗位的工作时间与传统行业有了较大的区别。例如培训机构讲师、部分销售人员等职业最忙碌的时间是周末,反而在周一、周二休息,互联网、传媒行业从业者可以远程办公……

未来企业组织将向更加扁平化的方向演进,组织结构的精简以及远程办公工具的普及,将会给从业者更多的决策权与主动权,而机器自动化以及人工智能在生产中的应用,也将节省大量的人力劳动时间,人们的工作将更加聚焦于目标而不是过程,这都为人们弹性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提供了可能。

“有钱有闲”的假期安排要从法定假期的框架中走出来,只有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才能够从收入和生产端解决假日经济的困局,实现劳动者在更大范围内平滑自身的假期安排,这也将释放出更大的“假日经济”消费潜力。(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