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覃毅 编辑丨陈晓平

“宁王”到了一个巨变路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周在宜宾,创始人曾毓群发言说,动力电池行业到了新阶段,从“有没有”转变到“好不好”。

仿佛呼应老板的话,第二天,他的首席科学家吴凯透露,宁德有电池产品,充电10分钟,续航超过400公里,以后可能5分钟“充到400公里”。

可是,市场并没有欢呼。

6月12日,宁德时代微跌,其市值月内已跌去5%左右,处于两年来低谷,较高点蒸发超过4成。

据最新的5月数据,宁德时代国内市占率滑落至41.31%,领先第二名的优势,大体只有10个百分点。

万亿宁王一骑绝尘的时代,正在远去。曾毓群领导的电池帝国,正回归一个高度竞争行业的本色。

产能反噬

过去5年,曾毓群一路顺风顺水。

2018年至2022年,他掌舵的宁德时代,营收从296.1亿元,飙升至3285.94亿元;净利由31.28亿,变为307.29亿元。

双双暴涨10倍左右!

曾个人财富,纵有起伏,大体稳定在2000亿左右。天眼查显示,其持有宁德时代23.32%股权。

如日中天的势头,也激起曾毓群的赌性。

据统计,单单在2022年,他对外发布5个百亿级重大投资计划,总金额超过1300亿元。

据东吴证券统计,到2025年,宁德时代产能将达900GWh,对比2021年时,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不到300GWh。

当下,曾毓群开始遭遇产能反噬。

(曾毓群 来源:视觉中国)

2022年6月起,电池厂商扩产,动力电池转向供过于求,上游车企又扶持“二供”,叠加原料大涨,宁德时代账面存货,长时间超过750亿。

动力电池全年毛利率下降4.8个百分点,只有17%。

压力大增,曾毓群祭出大招。

2023年开年,他推出“锂矿返利”计划,约定未来三年,五成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按20万元/吨结算,只要80%的电池采购量给到宁德。

“返利计划有一项附加要求——车企需提前投资设备产线,并签订“对赌协议”,刺痛不少下游客户。”一名新势力车企人士向《21CBR》解释。

宁德官方在3月回应,锂矿返利计划进展顺利,与相关主机厂合作,“预计最快月底就可以达成”。

短期看,宁王库存局面得到控制,3月底,库存降至640亿。

但有内部人透露,年初以来,其订单减少,部分一线员工加班时间明显减少。

业内预估,到2025年,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为1000-1200GWh,行业产能规划已达4800GWh,过剩严重。

摩根士丹利预计,短期内价格战不可避免,6月初调低宁王评级。

曾毓群最新表态也承认,动力电池已迈入新阶段,关键要看“好不好”。

“进入电池产业的后半程......要坚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以及科技平权。”他说,交付效率、交付品质都将提出更高要求。

风向已变,宁王的傲气已然要短一截了。

绑定大户

供需逆转,曾毓群分外重视大客户。

5月30日,马斯克访华,当天下午,曾与之会面的照片即流出。

市场猜测,两人会面,是为上海投建第二座超级工厂之事。今年3月,两家已官宣,在北美合建一座电池厂的计划,就近配套。

宁王走向万亿市值之巅,特斯拉功不可没,2022年其为第一大客户,贡献380亿元,占总营收11.59%。

特斯拉如此重要,更在于这是撬动全球市场的样板。

曾毓群已出口电池,配套福特、Fisker等美国车企。去年,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6.7%,空间诱人。

“美国市场,宁德时代是一定要进的。”

曾毓群在年初放话,遂即与福特下达成合作,投资35亿美元,在密歇根州建一座磷酸铁锂电池厂。

据称,工厂由福特全资拥有,宁德时代只提供电池专利技术,并为工厂生产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

这些年,他也从未放慢其他市场的布局。

在德国爱尔福特(Erfurt),宁德有一座工厂主要为宝马配套,规划产能14GWh,锂离子电池电芯已量产,计划后续扩产;

在匈牙利德布勒森(Debrecen),宁德有一座工厂,主要为梅赛德斯-奔驰供货,规划产能100GWh。

不祥的是,其与特斯拉两家关系,近来颇多揣测。

有观点认为,特斯拉如要获取美国财政部补贴,其电池关键材料、组件均要符合《通货膨胀法案》的规定,更多来自美国或美国自贸协定国家,猜测宁德时代在北美份额将减少。

大摩看空的报告,也隐含着北美的态度,尽管有人要乐观很多。

宁德时代官方在6月初专门回应,表示“不供应特斯拉北美”消息不实,公司与客户战略合作关系未变。

能否稳住大客户,当下成曾毓群坐稳铁王座的关键。

从全球份额来看,宁王市占率不断回落,领先优势已削弱。

5月SNEResearch报告显示,比亚迪已超过LG,跻身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供应商,过去三年,其份额提升1倍以上。

“没有下游整车厂的支撑,宁德时代的防线轻易可破,曾毓群有意强化与特斯拉合作,既是主动也是被动的选择。”汽车分析师梅松林表示。

加码储能

曾毓群正在寻求“第二增长极”。

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中,他表示看好储能市场。

曾认为,相比氢能,锂电池等电化学储能,比氢能更具成本优势,借助上游原材料成本,可降低储能总体成本。

“储能业务是电池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像新能源汽车一样空间广阔,有潜力诞生出万亿市值的公司。”梅松林说。

从电芯部件到完整储能电池系统,曾毓群能提供全系产品。

2022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449.8亿元,同比增长230.16%,各板块中增速最高,营收占比为13.69%,居第二位。

无论动力或储能电池,竞争点在于电池系统和材料。基于规模优势,曾毓群的性价比优势,在储能领域同样可以复制。

最近两年,他在储能领域不断研发新品。

据披露,基于储能的应用场景,其有针对性地开发储能专用电芯,推出具备高充放电效率的户外系统EnerOne以及针对全气候场景的EnerC等产品。

在5月,宁德发布首个零辅源光储融合解决方案。据称,通过自研的光储变流器,充放电效率可提升10%。

SNE Research统计,去年的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中,曾毓群控制的份额高达43.4%,且不断在海外开疆拓土。

在美国,他为Primergy Solar供应美国最大光伏储能项目;在意大利,为国家电力公司ENEL独家供应本土最大储能项目等。

巧合的是,特斯拉依然是必须拿下的客户。

“特斯拉是海外储能市场最重要的玩家之一,与之确定稳定的合作关系,绑定大客户,会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真锂研究墨柯说。

一个现实是,去年,宁德储能的体量,大体只有动力电池的1/5,暂时很难能单独拉起增长。

况且,储能业务同样受到产能放量的影响,其去年毛利率为17.01%,同比上年减少11.5个百分点。

于曾毓群而言,其电池固然可以越做越好,生意越来越大,但是,宁德时代很难完全逃过残酷的价格竞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