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19机制2班部分同学毕业合照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2019年8月,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在滴水湖畔揭牌;同年9月,在临港大学城的上海海洋大学,2019级本科生入学,在该校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班——“19机制2班”正式组成。

四年后,这个与新片区同龄的毕业班到了“交卷”时间——全班25人中,10位同学考研“上岸”,被国内外高校录取;13位同学顺利就业,与行业内龙头企业完成签约;还有2位同学正积极落实毕业去向,已有企业向他们抛出橄榄枝。


(资料图)

全班三成同学“校门口上班”

5月底面试,6月初入职,从校门到公司门,骑车不到20分钟。19机制2班吴浩宇的毕业去向落实,看似“无缝衔接”,实现“丝滑”过渡,实则充满着考量和抉择。

图说:吴浩宇同学在工作中

“我一共面试过10家企业,宝山、闵行、嘉定……为了找工作,都一一去过,最后还是选在临港。”对于抱定决心在上海工作的吴浩宇而言,熟悉的周边环境、感兴趣的行业内容、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工作团队、落户、住房等新城利好政策,无一不是他扎根临港的“加分项”。

白驹过隙,这四年间,全班都是新城崛起的亲历者,与这座“未来之城”共成长。在选择职业生涯第一站时,不少同学与吴浩宇一样,选择留在临港、建设临港,在“校门口上班”。据统计,19机制2班里,与临港用人单位签约就业的人数占班级总签约就业人数的30%。

“公寓就在公司旁,住宿有补贴,无论是经济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大大减少,生活幸福感也比较强。”同样签约了临港某国企的袁晨曦表示,自己与临港这片热土同样拥有年轻的资本,想在这里扎根生活,有更加长远的发展,父母也很支持。

“夸夸群”群友携手“互相成就”

19机制2班是老师心中的“省心团体”,更是同学们眼中的“神仙班级”,如何形成人人积极就业的氛围?

“学风优、氛围好、人气足!”谈及班级整体情况时,班长杨尚青这样总结,“大学四年,我们班感情一直很好,交流也密切。除了日常的通知群外,还有一个‘2班夸夸群’,作为‘网络根据地’。”

杨尚青直言,建群之初也是跟随网络潮流,希望大家在“夸夸群”的互相表扬和鼓励中,拉近距离,融洽关系。而后,“夸夸群”的功能不再限于字面意义,有时用于资料共享,有时用于信息速递,连接着同窗感情。

“群友从不‘醒着做梦’,个个都是‘务实派’,确实给力。”作为“务实派”之一,班级团支书龚竑宇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求职目标,秋招之际率先与一家外企完成签约,定下了毕业去向。相较于今年春招才投身求职大潮的毕业生,他有着更加丰富的经验,也时常帮班级同学修改简历、分享面试贴士。

同学曹建林便是其中“后来居上”的一位。经历了考研之后,他根据个人实际,及时更换方向,在春季校园招聘会上,当场拿下一家央企的录用函,完成签约。“去招聘会之前,还特意向竑宇咨询,学到了不少‘干货’,自己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搞定一份好工作!”

缩短教学与产业间“时差”

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将高质量就业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试金石”,为进一步缩短课堂教学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时差”,全院积极促成与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扎实推进“引企入教”系列项目和“实践教学-毕业设计-预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图说: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走访上海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

19机制2班的范怡君就是“华力定向培养班”中的一员。去年暑假,她通过面试及体检,就进入公司实习实操实干。“我的毕业设计都在公司进行,企业和学校各有一名指导老师,选题方向与工作内容息息相关,边工作、边收集数据、边学习,毕设的推进过程比较顺利,感觉理论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实习4个月后,范怡君决定正式签约,“从一开始‘试一试’的态度,到最终确定选项,这条就业路走得很顺畅。”

“学院着力探索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全力推进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截至目前,2023届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实现100%就业,本科生党员92%已就业。”该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晏萍表示,这学期学院党委带队走访企业60余家,与多家企业联动联建,开拓就业岗位。通过访企拓岗,已落实毕业生就业20余人次,安排实习近百人次。

记者获悉,为助推毕业生就业创业,全校还持续开展创业训练营、大学生模拟面试大赛、就业助力营等活动。上海海洋大学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孙红刚表示,画好育人同心圆,多措并举,赋能聚力,用心用情,护航学生走稳走实毕业就业第一步。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更多阅读】关注大学生就业 | 从研究“鱼宝宝”到教育小宝宝 专业跨界的“祥子老师”激发朵朵“浪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