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币汇率波动受到市场关注。自5月17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跌破“7”关口后,人民币继续走弱。5月31日,离岸人民币、在岸人民币跌破“7.1”关口。截至今日18时25分,美元/在岸人民币报7.1099,美元/离岸人民币报7.1287。


【资料图】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

“4月经济数据弱于预期,导致市场对于国内经济复苏担忧有所升温,这是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贬值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3~4月份以来,我国国内市场利率在下降,7天逆回购、Shibor、国债利率均有下行,中美利差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最新一轮人民币汇率短期的弱势。”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表示。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

5月30日,在2023年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媒体见面会上,朱海斌指出,全年来看,人民币汇率将维持区间震荡,年底预测6.8~6.9左右。中美经济增速差距、经常项目顺差收窄将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两个关键因素。

人民币汇率全年将维持区间震荡,预测年底在6.8到6.9左右

朱海斌表示,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但并非近年来首度破“7”,因此市场对于“7”的敏感程度也有所下降。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的主要原因之一是,4月经济数据弱于预期,导致市场对于国内经济复苏担忧有所升温。另外,3~4月份以来,我国国内市场利率在下降,中美利差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最新一轮人民币汇率短期的弱势。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

“全年来看,人民币汇率将维持区间震荡,预测年底在6.8~6.9左右。”朱海斌说道,从宏观基本面来看有两个关键因素将影响人民币汇率。

其一是中美经济增速差距。全球范围来看,今年欧美整体环比增速是下行的,中国、印度相对而言表现会更好。按照目前预期的增速差,对人民币汇率是能起到支撑作用的。

其二,从经常项目顺差的角度来看,去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约4175亿美元,与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3%。根据摩根大通预测,今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可能会降至2000多亿美元,与GDP之比在1.2%~1.3%左右,与去年相比会有比较明显的收窄。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今年海外需求出现疲软,虽然一季度出口超预期,但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下半年这个趋势将会延续,今年贸易顺差大概率要比去年低;二是随着疫后重启,跨国旅行等渐渐恢复正常,服务贸易项下逆差会重新扩大。综合这两个原因,今年经常项目顺差大概率会比去年有明显收窄,这将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压力。

“两股力量对冲之下,我们从宏观基本面来判断,今年人民币汇率将维持区间震荡。不同时期的市场判断有所差异,比如去年底股市表现不错,市场对疫后重启的憧憬度非常高,当时人民币汇率一度走强;在过去一个多月,由于宏观数据不及预期,短期人民币出现贬值。而月度短期的波动并不会改变我们对于人民币汇率全年区间震荡的判断。”朱海斌表示。

今年国内消费呈“K型复苏”,预计今年我国GDP增速约为5.9%

谈及对我国今年的宏观经济展望时,朱海斌表示,“预计今年全年我国GDP增速约为5.9%,其中消费对GDP的贡献略高于4.2个百分点,与2018~2019年基本接近。”

“在消费领域,我们不太可能出现像欧美的报复性反弹,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别在于政策差别,我们政策偏重于生产端、投资端,而对于居民部门的直接消费政策,整体而言仍然有限。”朱海斌说道。

在他看来,消费的复苏和正常化来自于两个力量。其一是宏观环境好转以及收入增长;其二是家庭储蓄率调整,过去几年消费支出的增速下降明显,反映在家庭储蓄率上,2020~2022年分别为34%、31%、33.5%,持续高出疫情之前30%左右的储蓄率水平。预计今年家庭储蓄率会走向30%或者略低于30%的水平。

朱海斌表示,过去几年超额储蓄集中在高收入家庭,中低收入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受到一定损伤,因而今年国内的消费复苏属于“K型复苏”。从今年前四个月的数据来看,与高收入阶层相关的奢侈品等销售表现较好,而与一般大众更为贴近的大部分消费领域则表现得比较“平淡”。

朱海斌认为,在疫后消费恢复的初期,对于消费端的刺激仍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国内通胀那么低的一个核心原因在于需求不足,内需实际上是滞后于供给端的复苏,外需现在又走弱,因而整体需求不足。这种情况下,即使生产端恢复,企业生产的产品也销售不出去。如果政策能够刺激需求端、促进企业销售回暖,那么经济复苏便有望进入正向循环。”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