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平台是未来各国竞争的关键技术领域。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这不仅刷新了我国云平台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比特数记录,也是超导量子路线上具有实现量子优越性潜力且对外开放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将进一步推动量子计算软硬件发展及生态建设。

量子计算迈向应用的重要一步

据记者了解,此次接入云平台的量子计算机可操纵的量子比特数达到176比特,在其他涉及量子计算机性能的连通性、保真度、相干时间等关键指标上也处于领先水平。


(相关资料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祖冲之号”量子计算总师朱晓波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量子计算云平台旨在通过云技术连接用户与量子计算设备,支持用户远程进行量子计算实验和开发等。

由于量子计算机研发门槛极高、运行环境严苛、辅助设备复杂等,目前全球接入量子计算真机的云平台仍然很少,也缺少能实现量子优越性的高性能量子计算机。“祖冲之号”量子计算机是目前全球仅有的两台完成了“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实验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中的一台,另一台为谷歌的“悬铃木”。

为了将“祖冲之号”高性能的量子计算机真机开放给社会,多方合作、产学研协同的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项目因此诞生。其中,量子创新研究院提供了“祖冲之号”同款量子计算芯片,国盾量子提供了测控设备等硬件设施,承担了整机和云平台系统的搭建及运维工作,与中电科十六所、中科弧光量子等合作研制开发了关键核心器件、国产量子程序编译语言和软件,共同建设了新的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并上线云平台。

“祖冲之号”量子计算常务副总指挥、国盾量子董事长彭承志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量子计算云平台是量子计算走向大规模应用重要的第一步。高性能量子计算机和开放云平台将促进中国量子计算自主可控产业链发展,有助于量子技术和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超导量子计算具备较好的工艺可扩展性,因此也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通用量子计算的方案之一。在原理上,量子计算机具备超快的并行计算能力,未来有望通过特定算法,提供高于传统计算机指数级别的加速能力,用于天气预报、材料设计、密码破译、大数据优化、药物分析等领域。

量子计算与超算结合成为趋势

量子计算和经典计算的竞争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量子计算机与经典计算机的显著差异在于,传统的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方式是0或者1,这就好比一个开关,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而量子计算机存储数据方式是依赖量子比特,可以是介于0和1之间的任何状态,这令其速度更快。

量子计算现阶段正处于从原型机到专用机的攻坚时期,量子计算的性能尚未超越经典计算。为此,全球都在探索实现通用量子计算的切实可行的路径。其中,对于量子云平台而言,行业的一个潮流趋势是发展超算与量子计算相结合的路径。

英伟达在上个月德国汉堡举行的国际超算大会(ISC)上宣布,计划与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FZJ)的于利希超算中心(JSC)联合建立一座新的实验室,未来将面向量子与经典计算的融合,并将基于英伟达的量子计算平台开发一台经典量子超级计算机。

于利希超算中心量子信息处理部主管Kristel Michielsen表示:“混合量子与经典计算系统的融合正在使量子计算更接近现实,并能解决单靠经典计算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超量’组合,但现在我们的量子云平台还没有提供算力,未来是否可以通过云平台算力来实现一种商业模式,也是我们正在探讨的。”彭承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称,量子云计算平台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数据中心,具有超级计算的能力。“我们是希望把经典计算比较困难的问题,例如计算能耗较高的问题,转到量计算上,只要量子计算的成本超过了经典计算,那么就可以产生出它的商业价值。”彭承志说道,“只要量子计算平台在某一些问题上能够提供更经济或者是更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就可以在超算的大平台上建立企业的算力供给,这可能是会较量子计算机更早实现商业化的一种模式。”

彭承志表示,围绕“超量”组合的模式,国盾量子已经在与一些基础研究领域的用户及合作伙伴接触,希望把云平台开放给他们,做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