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丨关注儿童肥胖,别让孩子负“重”前行

文丨崔立全


(相关资料图)

“小胖墩”固然可爱,过度肥胖却有可能成为众多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使本该健康成长的孩子负”重“前行。对于儿童肥胖,您了解多少呢?

慢性病的罪魁祸首——“小胖墩”的故事

近日,湘潭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住了一名12岁的小学生,孩子大约从10岁开始出现体重过度增长问题。目前身高165厘米,体重已达101.2公斤,BMI值更是高达37。家人介绍,小朋友有常吃宵夜、油炸食品,喝碳酸饮料、可乐、奶茶等加工食品的习惯,且每天坐着超过4至6个小时、还躺着玩手机,慢慢出现膝关节疼痛、例假不来等现象。入院检查后,医生发现孩子患有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前期、高胰岛素血症、脂肪肝、肝损害、多囊卵巢多种病症。

从这个案例看,肥胖不仅是慢性疾病,还是诸多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就连儿童也不会放过。

1月9日,美国儿科学会(AAP)发布了该学会成立93年来第一版关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诊疗指南。全文长达100页,引用高证据等级参考文献801篇。该指南也是继2007年AAP就超重肥胖话题推出专家意见后15年来第一次更新,足见目前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指南显示,肥胖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2015至2016年,2至5岁、6至11岁、12至19岁儿童及青少年肥胖患病率分别为13.9%、18.4%、20.6%。考虑与新冠期间疾病、活动受限等因素有关,新冠期间儿童肥胖率更是翻了一番。

青少年肥胖有哪些危害?

由于身材和样貌,肥胖的小朋友大多存在自卑、自尊心下降、抑郁、焦虑、厌食症/暴食症等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46%的肥胖患儿存在糖代谢异常,部分可进展为2型糖尿病。肥胖患儿也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等问题。

在皮肤方面,青少年肥胖有可能表现为白纹、紫纹、黑棘皮病(后颈部、腋下、腹股沟的皮肤发黑、粗糙,常被认为洗澡没洗干净)等。

此外,还可能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具体表现为晚上睡觉张口呼吸、打鼾、睡眠呼吸暂停。长期以往将影响孩子颌面发育,出现面部畸形(腺样体面容)。

最后,由于肥胖患儿体重大多超过了膝关节所能承受的正常重量,还可能导致关节负荷增加,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等。

孩子确诊超重/肥胖怎么办?

家长应树立关注儿童体重、提高健康膳食营养知识的观念,不要认为“小孩子正长身体,胖点没关系,长大自然就瘦了。”同时,要做到言传身教,日常和孩子一起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确保孩子睡眠充足,临睡前不看电子产品,尝试多做亲子类运动,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

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近日,新加坡颁布了饮料分级制度(包装饮料、各种手工现制的饮料,如鲜榨果汁、奶茶等),根据含糖量和饱和脂肪含量等标准,贴上类似“红绿灯”的营养等级标签,分为ABCD四个级别。C、D两级饮料为高糖饮料。A级不可以增加代糖。根据新加坡的法律法规规定的等级划分依据,国内常见的饮料也有相对应的等级划分,大家在选购饮料的时候也可以参考这个表格按需购买。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肥胖儿童建议参考膳食指南“我的餐盘”安排每日饮食。减少快餐食品、高脂、高钠、高糖或深加工食品的摄入。进食速度不宜过快,每餐时间建议控制在20至30分钟。此外,进食时避免看电子产品。关于各类食物摄入的营养均衡,中国儿童可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中设计的“平衡膳食宝塔”和“平衡膳食餐盘”。

每天不少于1小时中高强度体育锻炼。根据《2017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对于身体健康的6至17岁儿童,每天至少累计达到60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游泳,爬楼梯,快走,打羽毛球、篮球,踢足球等;每周至少3天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抗阻活动,如深蹲、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对于超重肥胖儿童,建议在达到一般儿童推荐量基础上,在能力范围内逐步延长每次运动时间、增加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达到每周开展有氧运动3至5次、抗阻运动2至3次,并形成长期运动习惯。

减少久坐时间,对各年龄段限制电子屏幕前时间等。减少看电视等屏幕的时间(每天小于两个小时),鼓励孩子做家务活,培养多种娱乐活动兴趣,以达到每天至少1小时的活动时间,并帮助孩子养成乐观情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等。

(作者系湘潭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