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法,举案说法,欢迎收看由云南省司法厅、云南省普法办联合制作播出的《以案释法》。最近,有不少人收到了这样的短信:您的包裹出了问题,请加快件员的微信。那这样的短信真是官方发出的吗?这个微信能不能加呢?

吴女士就收到了提示包裹异常的短信,之后,她加了短信上的微信,对方自称是快递工作人员并给吴女士发来了工作证,取得了吴女士的信任后,套路就开始了。


(资料图)

但在给吴女士"理赔金"之前,对方要求吴女士先付一笔保证金,并称这笔支付金稍后会退还,吴女士觉得保证金金额不大,就点击链接支付了。不一会儿,吴女士就收到了8百多元的"理赔金",可是没过多久,吴女士却发现她银行卡里的1万多元钱被人转走了。看到这,我们再来回看吴女士到底哪一步做错?以及为什么会掉进诈骗陷阱?

原来,吴女士正是点击了对方发来的支付链接,才导致了财产损失。对此,警方提醒大家,陌生人给的链接和二维码千万不能点击不能扫,稍不注意就会中招。另外,个人信息也一定不能泄露。

最近,菜鸟驿站也进行辟谣,说平台不会以包裹有问题为由,要求添加用户个人社交账号,更不会引导用户转账或退款。如果市民收到包裹异常的短信,可亲自到快递点咨询了解,不要轻信短信内容。

"领导"私信托你转钱? 别信!可能是诈骗!

最近,针对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出现了一种诈骗手段,我们一起来看看。

[正文]

刘女士接到了一条短信,发送短信的人自称是刘女士的领导,他给了刘女士一个账户,让她给客户转3万元订金,稍后再让单位财务给刘女士报账。刘女士没有多想,马上照办了,结果被骗走了3万元钱。民警分析,这个案例中,刘女士当时太着急,忽略了这是一条imessage信息,上面并没有显示电话号码。

昆明官渡公安分局福德派出所刑侦民警 李石平介绍,据工作发现,他是属于苹果ID用户,通过注册ID以后,打开imessage功能,它可以在不插电话卡的情况下,通过连接wifi,直接向苹果手机用户发送短信,发送以后你看到的短信内容上面,是看不到发送短信人的号码和联系方式的,一定程度上也给侦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这个案例中,嫌疑人正是利用了刘女士着急时来不及细想的心理,其实仔细想想,这条信息漏洞百出,比如一般情况下,领导不会通过短信给员工指派工作任务,也不太可能让员工私人为工作垫付资金。

如何防范这种诈骗?民警提醒,首先还是得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另外苹果手机用户可以在设置里关闭imessage功能,或者设置过滤未知发件人,减少收到这类垃圾信息。

电信诈骗伎俩有哪些? 民警线上线下送防骗“法宝”

说到电信诈骗分子使用的伎俩,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结合辖区商圈多的实际,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东华派出所民警,通过线上、线下,为商户们详细解析骗子的诈骗套路。

2022年,盘龙公安分局东华派出所接报电信诈骗警情为228起,占刑事警情数的51.7%。为了让商户们能远离电信诈骗,民警将电信诈骗的类型分为五大类,仔细地帮大家剖析骗子的伎俩。

商圈的A馆有超过300家商户,从业人员2000多人。为了能给商户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社区民警新建了一个微信群,不定期在群里发布反诈案例。

微信群除了具备反诈知识宣传外,民警还可以和商户保持24小时的沟通。民警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解决,起到以警促商的效果,随时听取商户的心声。

以案释法嘉宾点评

北京盈科(昆明)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王晓飞律师: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上升趋势,与传统诈骗犯罪相比,电信网络诈骗虽然存在较多特殊性,但其仍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罪"。为加大处罚力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公安部出台了《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了电信网络诈骗金额在三千元以上构成"数额较大",三万元以上构成"数额巨大",五十万元就构成"数额特别巨大"。此外,按照相关司法解释,如行为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死亡或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或诈骗重病患者及其亲属财物等情形的,酌情从重处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