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河南女孩芃芃(原名招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从一本乡土小说中看到了和自己一样名字“招弟”,让她第一次了解到自己名字的含义——“原来是想让我招来个弟弟。”
此后,名字带来的自卑感如影随形。从小学习成绩还可以的她,却总是害怕表彰大会,怕别人念出自己的名字,也怕自我介绍。
过于直白的名字给芃芃带来的困扰,也曾出现在其他叫类似名字的女孩身上。“招弟”的数目并不小。以国内某省份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查询到的重名数据为例,截至10月24日,省内叫“招娣”和“招弟”的女性至少有11104人。
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女性社会地位的显著提高,重男轻女的倾向得到明显改观,但一些名叫“招娣”“引娣”“来弟”的年轻女孩,从学校到社会仍会饱受名字之苦——这样的名字不仅叫起来不好听,有时还会给她们带来一些心灵伤害。
其实,很多“招弟”都曾动过改名的念头,但改名之后带来的身份证件、档案、学历证书等的变更,让不少人一直犹豫不决。一些“招弟”花费大量成本最终仍改名失败的经历,更是让一些人直接打消了相关念头。
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是“招弟们”坚持改名的直接法律依据。然而,姓名登记本身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户口登记条例》也属于行政法规体系,这也是“招弟们”改名屡屡碰壁的原因之一。
《工人日报》还在报道中指出,对个人姓名权利的尊重和保证,某种角度上是在与陈旧观念“割席断交”,也是对男女平等的遵从和践行,期待更多“招弟”能够改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