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为何久治不愈?大多数人犯了这4个错误

“痛不欲生,来去如风”,痛风,令1466万国人饱受折磨。

有研究表明,我国仅有22%左右的痛风患者将尿酸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受访专家


(相关资料图)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  肖湘成

北京老年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耿亚辉

火箭军总医院肾脏内科主任  涂晓文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谢明霞

尿酸“失控”的4大原因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简称“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都会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高尿酸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提出,长期控制好尿酸水平,是痛风患者治疗的关键。实际上,80%痛风患者尿酸处于“失控”状态,主要因为这4个错误做法。

1

只忌口,不治疗

很多人认为,尿酸高是因为“病从口入”,只要管好嘴,尿酸就能减下去。

实际上,人体血液中约20%的尿酸,是来源于外源性嘌呤食物的摄入,其余将近80%的尿酸,是人体自身代谢所产生的。

“即使不吃不喝,尿酸照样会产生。除了代谢环节异常,如果排泄环节出现问题,即便严格忌口,尿酸也会不降反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肖湘成表示。

2

不疼了就停药

监测发现,70%的痛风患者,在用药1年内有停药行为,其中近一半患者在停药8个月内重新开始降尿酸治疗。

很多患者认为,不疼就可以停药。但症状没了,不代表代谢能力恢复。若没调好代谢就停药,相当于治标不治本,一停药就反弹。

3

降尿酸心切

有些患者为尽快将尿酸降下来,一开始就服用大剂量药物,但尿酸水平急剧下降会诱发溶晶痛,不利于控制病情。

肖湘成强调,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尿酸下降情况逐渐增加用药量。

4

不定期复查

痛风治疗药物大多会带有一定副作用,定期到医院检查尿酸水平和肝肾功能,能方便医生判断治疗是否有效、肝肾功能是否损伤,以便及时调整用药。

同时,建议肥胖者、中老年人等痛风高危人群,每月测1次尿酸指数。

痛风带来一串病

痛风,主要表现是关节的红肿疼痛。作为代谢性疾病的一种,痛风还会给身体带来一连串伤害。

糖尿病

身体内代谢不掉的尿酸,会形成尿酸盐结晶,损伤胰岛细胞,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升高。研究显示,26%的痛风患者合并有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尿酸盐结晶会刺激血管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一项超7万名中国受试者参与的研究显示,与尿酸水平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的人相比,尿酸水平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的人,患心梗的风险会增加42%。

肾病

过多的尿酸排泄容易形成结晶,继而形成尿路结石。更严重的是,尿酸盐长期沉积在肾脏实质里,会造成慢性间质性肾炎,引起慢性肾功能损害。

如果大量尿酸结晶沉积在肾小管、间质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会诱发急性尿酸性肾病,甚至突然出现少尿、无尿,发生急性尿毒症。

勃起功能障碍

发表在《中国男科学杂志》上一项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的概率增加了59%。

睡眠障碍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调查显示,约有23%的痛风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其中睡眠呼吸暂停者占总受访人数的17%,这一数值远高于非痛风患者群体。

降尿酸,自我管理很重要

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是治疗痛风的核心。肖湘成表示,“良好的生活习惯既可以降低尿酸,也能减少其他因素诱发的尿酸盐晶体沉积的概率,进而降低痛风发作风险。”

饮食

饮食应遵循“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质和低脂肪”的原则。

✦米面等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可以减少脂肪分解产生酮体,有利于尿酸盐排泄;

✦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1%~15%,通常每日摄入量为0.8~1克/千克体重;

✦其余热量分配给脂肪,通常为40~50克/天。

同时,不喝酒,不吃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多吃果蔬多喝水,建议每天至少饮水1700毫升,但肾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异常者饮水要遵医嘱。

运动

研究显示,每周进行3~5次的中低强度运动,如慢跑、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可有效降低患者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

还可以多做些伸展运动,例如经常活动手指、脚趾、肘部、膝部等。

减重

减肥是治疗痛风的重要任务,研究显示,体重下降≥4公斤,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降低56%;腰围下降≥6厘米,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降低55%。▲

本期编辑:贾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