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多元开放之维拓展电影史学空间

——评《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

□周倩闻

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随之在此生根发芽,开枝散叶,逐渐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方式,由此进一步刺激了电影的生产与消费,也促生了电影杂志、特刊、小说、剧本、说明书等衍生品的出现与发展。这些铺陈于纸上的光影已然成为当下电影史研究触及“历史现场”极为珍稀和重要的文献资料。自改革开放以来,电影史学界原先之于单一文本的研究目光转变为全方位的立体审视,学者们破除政治之维的藩篱,转而将电影置于经济史、文化史、媒介史、情感史等多种语境中,考察其与国家、民族、社会、个体之间的多重联系,重新挖掘电影在历史中存在的内在机理与外延价值。尤其随着“重写电影史”的呼声不断高涨,电影史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对于文献的求索亦呈现出了多维丰富的面向。学界内部自然意识到史料发掘的急迫性与必要性,随之如《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民国时期电影杂志汇编》《中国电影文献史料选编·电影评论卷(1921-1949)》等文集相继出版,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研究者们之于史料的渴求。然而民国时期伴随着中国电影从萌芽、生根、阻滞到繁荣的全方位成长历程,其中所沉积的历史文献亦是卷帙浩繁,不一而足。现有的史料汇编之集合难免有所疏漏,因此需要对当下电影文献进行再整合,以重新认识被遮蔽的历史隐秘。周安华教授主编的《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便是以多元开放之维补足民国时期电影文献之阙漏,进一步拓展了电影史学的立体空间。

该辑刊立足于民国时期电影文献,兼及电影理论、教育电影、电影杂志、电影特刊、电影剧本、电影小说、电影产业、电影演员、电影歌曲等史料。综观辑刊所收纳整合的文献内容及其架构,与以往出版的文献汇编相比,有两处是独出心裁、足见编者之巧思的。

首先就内容选择上,该辑刊的目光不仅聚焦于电影文本本身,而且显示出更为丰富多维的面向。一是通过专题归档补充未被发掘的史料,辑刊专门收录的电影教育资料反映了民国时期电影作为教育手段的具体情形;集结的五十四种电影特刊涵盖海内外电影题材,其中涵盖影片本事、说明书、剧照介绍、演员轶事、拍摄见闻等诸多内容,是重建民国时期电影产业及影业动态的宝贵文献。二是关注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融地带,辑刊所收录的电影演员与电影歌曲相关内容,不只是对电影史料边界的扩容,也暗示研究者关注电影与表演、电影与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的交互性,如钱穆所述:“讨论文化要自其汇通处看,不当专自其分别处寻”,辑刊之于交融地带的文献整合也为电影史研究提供了更为新颖与开阔的研究方向。三是以全球化视野留意电影与外部世界的多重联系。虽然辑刊以民国时期的电影为本,但目光并非只聚焦于中国电影人及国产电影,而是放眼海外,彼时在中国流行的海外影片、剧本、影星等相关史料均收录在其中,立体复原了民国时期海内外电影交流互动的开放景象。其次就组织编排而言,辑刊在宏观视野统摄下逐步推进至微观细节。开篇以电影理论铺陈,枚举民国时期电影人的电影剧本、电影编导、电影摄影等银幕技法之阐述,为民国时期的电影发展构筑了理论基石。随之收录电影杂志、电影剧本、电影小说、电影产业经营资料等内容,进一步还原了民国时期集发行、放映、宣传为一体的电影产业链格局。最后聚焦于民国时期电影演员与电影歌曲,从电影业中微观但具体的细部入手,在立体复杂的语境中构建“泛文本”的开放形态,使辑刊虽以严谨理性的史料发掘为基本使命,但由于编排架构的层层推进,确为民国时期的电影空间勾勒出生动包容的历史图景。可见,该辑刊不仅显示了电影史料的多元性,也体现了史料边界的流动性,每一次电影史料边界的突破都意味着对电影史学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架构清晰、内容翔实,文献收录的落脚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电影史研究日后的发展走向。辑刊所呈现的史料基底也再次印证了《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书中所言,“关于电影史研究,有一点很令人兴奋(这一点使电影史研究独立于其他史学分支),那就是它几乎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着手研究。”民国电影文献整理与中国电影史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辑刊为“重写电影史”提供了更为稳固、开阔且多元的历史现场,而历史书写的延展和深化也将敦促学者们继续深耕于文献汇编的工作、缔造更完备全面的史料系统,进一步夯实电影史的文献基础,为电影史研究沃灌更为肥厚的土壤。

(作者系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