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骨”造福全国30万患者,大硅片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生存大计,高端装备精磨“胖五”核心材料,硬核医生捧走科普大奖……5月26日上午,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授奖316项(人)。其中,每年授奖数量仅有一两项的特等奖,今年首次达到4项。

暌违两年,不胜期许。获奖榜单上,变的是新锐辈出、学科领域愈加多元,不变的是原创硕果累累、硬核科技领跑。作为全国创新高地的科技最高奖励,上海科技奖一直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原创发明的奖励,今年授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占比分别达18.5%和15.5%,高于前5年均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榜单的一大亮点,当属设立4年的科普奖首次颁出特等奖。作为全国首个单独设立科普奖的省级科技奖,上海科技奖开了“致敬科普”的先河。此次科普与科创同获最高荣誉,也创了先例,再次表明奖励创新的上海科技奖,自身也在创新。

赵东元院士为本科生授课。复旦大学供图

赵东元:“造孔”院士荣膺上海科技功臣奖

“当人们评价牛顿、爱因斯坦、法拉第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时,不会数他们发了多少篇SCI论文,拿了什么科学大奖,而是提及他们对人类的贡献:牛顿三大定律、相对论、光电效应、电磁感应……”5月18日,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赵东元刚结束两堂课,就从复旦大学邯郸校区赶到江湾校区,与等候采访的媒体记者见面。一开聊,他便饶有兴致地谈起对科学、对科学教育理念的认知。

此前一天,赵东元经历了10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大半夜才回到上海。第二天上午,他精神抖擞,准时出现在大一学生专业基础课《普通化学》的讲台上。这门全校通识课,他上了20年,无论自己多忙,一周两节课,准点开讲。名目繁多的概念、抽象的内容,被他的生动讲述化为妙语如珠,其中还穿插着科学史故事、化学元素的发现历程、材料科学最新进展等,信息丰富、深入浅出、妙趣横生。

2007年当选中科院院士后,赵东元仍坚持继续为本科生上课,只因科研和教书育人,被他视为最重要的两件事。“做科研要学会提问、懂得表达,好的研究要能讲出来,让人听得明白。”赵东元认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向他们传播科学精神,训练他们的科学思维。在复旦大学20多年,赵东元培养了近百名高层次材料学科人才,每次获奖拿到的奖金,他都拿出20%—30%用来资助年轻学者发展。

赵东元从不为学生设限,鼓励倡导打破常规、大胆发问、拥抱新鲜事物。对于一些学校因为担心论文抄袭而禁止使用ChatGPT的做法,他并不认同:“ChatGPT是新的写论文工具和方法,可以合理利用,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人来说,ChatGPT或许能帮助提升英语表达能力,真正的科学思想是抄袭不了的,科学发现需要超出寻常的思维,要靠实验一步步验证出来,不是从ChatGPT能抄来的。”

此次荣膺上海科技奖最高荣誉“科技功臣奖”,他一如既往云淡风轻:“我就是一个造孔的人,这么多年只干这一件事。喜欢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专注为异想天开寻找答案。”

他所言“异想天开”,是一场持续了20多年的科研长跑。他和团队创制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独特的物质输运和界面反应规律,奠定了他在功能介孔材料领域国际顶尖科学家的地位。“科学,尤其是基础研究,往往都是看似无用的‘异想天开’。”赵东元说,在上海这座城市的“长情”守护下,在复旦大学自由探索、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中,他把曾经的“奇思妙想”铸成了大器。这项基础研究领域“从0到1”的原始创新,也让在基础研究上一直舍得投入的上海在2021年,时隔18年后,再次闪耀国家最高科技奖励的光芒。

十多年来,赵东元团队创造了19种新型介孔分子筛结构,全部是以FDU(复旦大学)命名。这些新型介孔材料已经投入到工业化生产,比如作为催化剂使用,全国推广后每年可为中石化增产约150万吨的高质量油品。而今,他带领团队仍在不断寻找介孔材料新的合成方法,提高催化效率,降低应用成本。对科学挚爱不止,创新的脚步就不会停歇,近年他又向新的前沿领域进发,比如研发碳硅复合的介孔材料,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材料。

“我们国家真正开始搭建科研体系也才40多年时间,至少还需要30到40年才能完成这套现代科学的体系,需要一代又一代热爱科学的人接力奔跑。”赵东元说。

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的赵东元院士(右一)与获上海市科技奖科普奖特等奖的张文宏医生(左一)交谈。黄晓慧摄

张文宏医生编写的科普图书衍生出多媒体产品,影响广泛。华山医院感染科供图

张文宏:医疗科普要讲老百姓想知道、听得懂的话

上海作为公民科学素养连年排名全国第一的城市,拥有丰厚的科普资源和科学文化底蕴,活跃着大批顶流的科普大咖,科普奖特等奖会花落谁家?今年,答案终于揭晓,大奖众望所归地颁给了三年来陪伴人们度过疫情每个艰难困苦时刻的张文宏医生及他主导的科普项目《新冠疫情下的全民抗疫与健康生活科普》。

“医生做科普的动力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为了让更多公众认识,来门诊找这位医生看病,有打广告之嫌。我认为这是‘小科普’,医生要跳出自己的医疗圈,抛开科普让自己获益的私心,回应老百姓关切的健康问题,讲老百姓想知道、听得懂的医学知识,这才是‘大科普’。”张文宏说,他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当初就是抱着“大科普”的初衷,开通公众号,并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加入科普抗疫的队伍中。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阮巧玲记得,2020年1月17日,世卫组织发布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指南”,“这是世卫组织发布的第一个有关新冠病毒的指南,张教授组织我们连夜翻译成中文,凌晨时分挂在‘华山感染’公众号上,8小时阅读量超过300万。”阮巧玲说,疫情前,“华山感染”上的文章单篇阅读量鲜少有过10万的,这次出乎了他们的预料。1月18日,世卫组织发布《大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华山感染”又是第一时间翻译转发,6小时的阅读量高达1550万。

“疫情来了,最恐慌的不是和病毒开战的一线医务工作者,而是公众。我们医生是保持沉默,还是积极主动与公众展开对话沟通?”张文宏当时看到一些地方,人们的恐慌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听闻出现静脉注射消毒剂、喝消毒剂等极端防疫事件。“真理还没出来,谣言已经满世界跑。如果科学不及时公开、透明地回应公众关切,伪科学就会乘虚而入,因为它要赚取流量。”

这些思考让张文宏决心拿起科普的武器,在另一个重要战场上与病毒抗争。在张文宏的主持下,“华山感染”这个公众号源源不断地将防疫知识送到老百姓的方寸屏上,30多篇原创文章及时解读疫情走向、防控决策,普及粪口传播、气溶胶传播等晦涩难懂的疫情知识,简洁表述、图文并茂,迅速抓住了公众的心。

“现在不仅仅是医生一个人在战斗,那肯定完蛋,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是战士”“最好的药就是免疫力”“你觉得很闷吗?病毒也被你闷死了”……张医生以风趣幽默的话语抚慰人心,以科学有力的证据粉碎谣言,以他的淡定从容展现人类科学应对病毒的见招拆招、顽强努力。面对疫情反复或有新的病毒变异株出现,许多人会阅读、转发张文宏及其团队的文章,“看看张医生是怎么说的”。

张文宏“破圈”成为科普大咖,其影响力也迅速扩大到海外。当疫情初起和肆虐时,受我国驻外使馆的邀请,张文宏频频现身与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代表视频连线,向他们传播防疫知识、详解应对之策,帮助大家避免恐慌、科学应对。这些连线视频全网播放量逾亿次。2021年,时任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曾手书感谢信寄给张文宏,感谢他在危急时刻抚慰人心的科学普及。

在张文宏看来,科普与一线救治同等重要,科普的作用不亚于一线的临危救命。“我还记得2022年高温下的艰辛抗疫,很多社区防疫人员冒酷暑穿‘大白’做核酸采样,中暑重病事件频发,我们团队发声呼吁‘大白换小蓝’,权威媒体迅速跟进,最终为国家核酸采样人员‘大白换小蓝’的政策转变做了很好的铺垫。”

“科普不是打赏别人,不是我们医生平时擅长看什么病就做什么科普。科普也不能仅展示抓人眼球的部分。比如在新冠疫情中出现‘白肺’,会引起一部分人的恐惧,但‘白肺’并不是新冠专属,流感、腺病毒感染也会出现‘白肺’,我们就要多维度地介绍‘白肺’形成机制和临床救治,而不是单说一两个案例。”张文宏认为,科普是一场充满人文情怀的沟通,科普工作者要和老百姓站在一起,才能真正打动人。

走出疫情大流行后,张文宏及其团队仍坚持在做“消除传染病的影响”的科普,到全国各地做公益讲座,向边远地区免费发放科普图书,“我们希望,科普能让人们从更高层级认识健康、感知生命。”张文宏说。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王宇晗创办了拓璞科技。采访对象供图

刘昌胜院士(右)和学生交流实验情况。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王宇晗、刘昌胜:上海的创新环境推动实现突破性成果

在高新技术企业扎堆的闵行区莘庄工业区,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公司因其高大上的用户“朋友圈”而格外出挑。大飞机的曲面蒙皮、“胖五”的燃料贮箱箱底,都出自这家公司的梦幻工厂。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全球第三家可以生产双五轴曲面蒙皮镜像铣的公司, 拓璞数控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以自主创新的镜像铣核心技术,此次问鼎上海技术发明特等奖。

“20多年前,我在交大开始研制数控机床时,五轴机床像一座只能远眺却无法触碰的高峰,国内几乎没有科研机构涉足这一高端装备的‘明珠’。”倚靠学校深厚的机械与动力学科背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王宇晗要带领团队摘取这颗工业明珠。

然而,在学校实验室里做出来的样机,和市场成品还有很大差距,但产学研不畅通,样机的中试验证就很困难,研发进程也会受阻。2007年,王宇晗萌发了创办企业的想法。时值上海交大推行科研管理改革,鼓励老师保留身份、带着科研成果创业。“我们需要软件、数控、机械等多个学科的人才,如果没有学校的支持,我不大可能放弃学校的教职,离岗创业。”

有了交大学术团队的撑腰,王宇晗多了创业的底气;而来自上海市经信委重大装备技术专项的支持,解决了企业初期的研发经费问题。尽管王宇晗带领的师生初创团队,由于缺乏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仅3个月就花完了第一笔市场融资1500万元,遭遇企业第一场经济危机,好在交大、政府部门及时施予援手,助他们度过了难关。

令王宇晗没想到的是,当拓璞找厂房打算投产时,莘庄工业区送来了一份大礼——由政府出资为拓璞量身定制全装全配厂房。拓璞生产的最大机床设备重达500吨,对地基要求非常高。莘庄工业区耗费超过1亿元向下挖了22米,为拓璞厂房夯牢地基。“创新是我们的立命之本,我们要保证每年的研发投入20%以上,就不大可能投入基建。”王宇晗感慨,上海的政府部门有前瞻性,真正懂得什么是高端技术,一路保驾护航,让拓璞有了今日的辉煌成绩。

多学科、跨区域产学研合作,是上海科技奖获奖项目的一大特色。在特等奖中,以中科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刘昌胜领衔的“载生长因子(rhBMP-2)高活性骨修复体的创制及临床应用”,与其合作的课题组近10个,既有来自高校的,也有外地的三甲医院、药企的科研团队。这个庞大的科研团队瞄准骨修复的临床难题,经历20多年的多学科联合攻关,让这项人工骨修复创新技术造福了全国800余家医院超过 30万例患者。

刘昌胜此前曾两获国家科技奖,都与他一直以来的人工骨研究相关。回想当初,他带领团队研制成功“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在骨科临床引起不小轰动,却有些纠结——是继续驾轻就熟地做科研,还是接受全新挑战、办企业推动产业化?面对两难,他最终选择放手一搏。他说,是华东理工大学灵活、宽松的科技政策给了他勇气,比如学校不直接资助专利申请,但专利实施许可经费可提取50%的酬金用于奖励科研人员,40%的发展基金用于项目团队发展。正是这种敢于按照市场机制激活科研体制的做法,让华东理工实验室的半数成果都被“激励”进入市场。

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再回到实验室探寻基础科学,每一个环节都能获得来自其他科研团队的合作支持。刘昌胜认为,上海医药领域产、学、研、用的高度一体化、专业化优势,让他的研发团队能够持之以恒地潜心于“人工骨”研究,久久为功,做出突破性成果。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