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多年后问一个人对于2023年的印象,多数人也许会说:天气不好。在北京,6月底连续40度的高温天气,让一些老北京也开始懵圈了,这还是我从小长大的那个北京吗?而最近连续的天降暴雨,让很多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多年以前的7.21大雨。虽然很多人已经不能准确记起“7.21大雨”是哪一年的事情了,但是或许他们可以回忆起那时候的自己,正在做什么。
高温、暴雨可以用另一个词汇来概括:极端天气。极端天气不仅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也影响到了商业企业的经营活动。一般来说,高温天气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双刃剑。比如常识就可以告诉我们,高温天气会带来大到空调、小到防晒服、甚至冰激凌的热销。在银泰百货合肥高新店,部分品牌防晒服饰销售同比增长60%左右,多家品牌第一批到店货品已经售罄。年轻人对防晒服等追求功能也追求颜值,今年的设计也都比较符合他们的审美,轻薄透气款卖得比较好。
(资料图)
由于酷暑难耐,很多人特别是老人会来到百货商场避暑,百货商场因此会收获一波意外的流量。由于受到天气影响,很多人会延后晚餐时间,于是夜宵夜市火爆,等等。“美国有个著名的啤酒指数,证明天气温度和啤酒的销售有很强关联性。”商业气象服务公司华风爱科CEO冯雪对钛媒体APP说。
但是从长期和经济全局来看,极端天气对于经济商业活动的影响更多应着眼于风险的规避。但是前一段时间钛媒体APP曾经广泛询问消费品、零售连锁、餐饮连锁、物流企业、互联网平台对于极端天气的应对方法,多数企业表示没有特别应对甚至从来没有关注和思考过这类问题,或者只是把高温天气作为一种促销的理由。而最近河北涿州图书仓库大面积被淹,商家十几年心血毁于一旦的事件,理应让人们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了。
极端天气:多数人没有准备
北京的饿了么外卖员李师傅在小关街道惠新西街一带送货,这里兼有学校和商圈,商家类型丰富,他们站点的合作商家有100多个。7月初的一天,他在站点开会的时候知道,昨天的“榜一大哥”送了100多单,这让他吃了一惊。一般来说一天能接个60-70单就属于正常水平。
那时北京正是连续高温的时候,外卖员每天出勤一般不少于8小时,但是可以灵活分配,很多外卖员采用下午在房间睡觉,早晚消费高峰出来接单的方式来规避高温。由于高温,冷饮冰品的订单数量确实大大增加。据饿了么数据显示,端午前的一周,平台上酒水、超市订单环比上月增长显著。尤其在宁夏、贵州、甘肃、河南、安徽等省份,水饮、冰淇淋等超市外卖量环比增长均在40%以上。其中,银川、遵义等北方城市的水饮订单量环比增长均在2倍上下。
李师傅没有完全“错峰出工”,为了尽可能降低高温的影响,他穿上了饿了么发放的防晒服、冰袖等清凉物资,带了防温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的药品,还准备了一大一小两个餐箱。前面脚踏板的餐箱放冰品,后面大的放常温或者热餐。凭着经验,他初步做到了冷热分开。
尽管如此,他还是很吃惊有人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气温下,一天能跑100多单,身体吃得消吗?据站长说,那个“榜一大哥”唯一的秘诀是,一天喝了7瓶水。
李师傅来自河南省,作为一个普通的打工者,他无法去仔细探究天气为什么异常,只是他听老家的人说,同一时间段内河南的很多城市也出现了高温天气,老家的人于是自嘲“我们都是红孩儿”。
此次高温的异常之处在于北方似乎热过了南方,而一些传统的著名“火炉”却意外的凉爽起来。比如重庆,著名的四大火炉之一,在这个夏天却在半开玩笑的调侃北京人“可以来重庆避暑”。高温总是带来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位中部地区头部便利店品牌的老板有个自己观察出的理论:温度每升高一度,门店的(平均)日商可以提高80-100元。
但是一位食品企业的老总却发了愁,他对钛媒体APP表示:以往这个时候,运输食品的方式主要是火车,因为货量大,而火车运输的成本价格比较合理。但是今年就麻烦了,他们不得不想法去多找一些冷链车运输。这位老总也表示,目前还没有想过因此而调整整个供应链的布局,因为并不知道这次的高温天气是不是“偶然”的。
对于大企业而言,冷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京东方面表示,夏季冰品是冷链行业的主要赛道,入夏以来,冰品销量增长大约4倍。基于多年大促、销量高峰期的经验沉淀,今年京东冷链也提前为冰品做好充足准备,包装方面,根据礼盒大小、发货地的气温,输出不同时效的包装方案,并依托智能算法,提示库房及时进行投冰作业,保障温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冷链物流行业会因此受益。事实上中国的冷链物流到目前为止,还是处于“人人知道它重要,行业内却没有人实现整体盈利”的状况。在不久前的运联举办的物流企业家峰会上,一位做冷链的老板自嘲说,自己的对手并不是另一家冷链公司,而是“棉被+冰镇袋”。
说到底,对于气候的反常和变化,人们很多时候默认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气候变化造成的违约、甚至商业损失,在法律上也属于不可抗力。很多人认为,老天爷要下雨,我能怎么办?
事实上,从国际经验来看,对于很多跨国公司而言,通过气象来辅助商业决策,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对他们来说,气象信息,是重要的商业情报内容之一。在零售业,便利店行业的巨头7-ELEVEn的选址、运营决策中,都要参考本地的气象信息。在物流行业,许多国际物流巨头,都是商业气象服务的长期采购者。
在中国,据粗略统计,能够提供商业气象服务的公司大约有上百家。但是,大多数公司都是“低调潜行”,不为外界所知。大家也习惯了这种氛围,鲜有抛头露面者。
被忽视的商业气象行业
“几年前,我们曾经出来发声过,后来发现也改变不了什么,不如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华风爱看科CEO冯雪对钛媒体APP说。
我坐在华风爱科北京的办公室里时,北京刚刚在高温天气的间隙奉献了一场雷震雨。那时候,距离洪水来到涿州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冯雪指着窗外告诉我,他们的能力可以准确的告知这场雨每一分钟的水量,但是,谁会需要?
对于普通人来讲,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已经养成,但是多数普通人所需要的信息也很有限。需求上可能会有一些南北的细节差异,比如南方城市的天气预报还会预报气压变化,而北方城市几乎没有这个需求。此外,容易让很多人产生误解的是,空气污染其实不属于天气预报的范畴,虽然,现在都会伴随着天气预报一起公布空气污染指数。
从公司背景来看,华风爱科的“出厂配置”不可谓不豪华。根据官方介绍,华风爱科是由中国气象信息媒体服务公司“华风气象传媒有限公司”与全球商业气象服务公司“Accuweather international LLC.”于2015年在北京共同成立,可以为TMT、 IoT、AI等领域提供专业、精准的气象服务。简言之,华风爱科其实同时具备“国家队背景”和外资合作伙伴的助力。
虽然在简介中,华风爱科提到,他们为“90%以上的安卓手机用户提供天气信息”。但是从国际经验来看,真正需要深度商业气象服务的往往是一些行业大公司。从消费领域的情况看,零售连锁行业和物流行业都是商业气象服务的重头戏之一。至于个人看的天气预报,实在有点“杀鸡用牛刀”。
一个被经常提到的例子是:在美国,由于龙卷风肆虐的次数较多,经常会影响货运铁路的运输。从气象部门的预报出发,一个地区出现龙卷风时,最好两个小时之内,所有地面活动暂停。但是精准的气象服务可以告知铁路公司,某某条线路,只需要停运40分钟即可,不必耽搁两个小时。
在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那里,商业气象情报更是获得了空前的重视。根据冯雪的介绍,美国沃尔玛在商业选址的决策中,商业气象服务公司可以根据气象信息给出相应的决策建议。也就是说,沃尔玛允许商业气象公司参与到自己的选址决策中来。
但是为什么在中国商业气象情报没有获得更多的关注。冯雪认为,这首先是商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带来的对商业效率追求的不同。
比如,为什么7-ELEVEn会重视商业气象服务。首先是便利店在日本市场已经密度足够大,属于商业基础设施般的存在。而且日本的便利店市场品牌高度集中,就几大巨头来瓜分市场。这种在街头巷尾天天与对手短兵相接的感觉,让巨头们不得不提高竞争的维度。因此,商业气象情报也是属于拔高竞争维度的层面。
另一方面,比如在物流行业。冯雪会把行业客户的需求程度分为强需求和弱需求。物流行业理应属于强需求行业。不过,如果前述龙卷风的例子搬到中国来,有的本土客户会说,没关系,我们没那么争分夺秒,我们可以停运三小时,还是安全第一。
因此,在中国市场,许多客户的需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实上,很多互联网平台、物流快递公司也是华风爱科的用户。但是缘由各有不同。一家公司如果有比较多的航空货运机队、或者有大型无人机项目,那么他们对于商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会更加迫切。相对而言,提供空中运输的公司会比陆路运输的从业者对于商业气象服务更有兴趣。
“我们如果按照物流的环节来分,那么仓储端对于商业气象服务有需求吗?”
“目前很少很少。”冯雪说。
在零售行业,很多大公司都会用商业气象信息来辅助自己进行商业决策。但是这里面有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是,很多公司只采购数据,而并不会像沃尔玛那样让商业气象公司给出参考意见,典型做法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公司。“他们认为,自己的选址模型是公司的核心机密。”冯雪说。
不过,这种服务对象对于商业气象服务公司的“疏离感”,也让很多商业气象公司在生存法则上面临两个路径的选择:在公司的定位上,究竟是卖数据还是卖服务。
从业多年的冯雪坚持认为,商业气象服务公司应该是“卖服务”,单纯的卖数据就只会让行业陷入不良竞争中。不过提供服务并让客户接受的前提是,社会能够真正意识到商业气象服务的价值与难度。冯雪承认,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市场教育过程。
在2023年,商业气象服务的价值不言而喻。比如,一家国内知名的羽绒服巨头是华风爱科的客户。他们需要华风爱科提供参考意见,来判断今年冬天是不是暖冬,从而有针对性的备货。对于羽绒服这种供应链长周期的商品,气象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决策依据。
事实上,今年以来,随着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公司接收到的咨询和服务意向越来越多。但是冯雪特别要求公司员工,谁也不许在朋友圈“嘚瑟”。两个考虑,第一是避免让人误解。第二则是,他深知天气预报气象服务这件事本身就是“如履薄冰”,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科学的进步还是显得缓慢。
比如今年先是高温、然后是暴雨,这似乎是孤立的气象现象。但是在学术界,今年第二季度气象界终于达成一个共识:今年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所谓厄尔尼诺,根据通常的解释,“厄尔尼诺又分为厄尔尼诺现象和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冯雪坦陈,直到今天,人类对于厄尔尼诺的认知仍旧非常有限,这就是自然科学的局限。
因此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在咨询中,也有客户经常问,你们的准确率能做到多少?事实上,根据全局的预测水准来看,天气预报最准确的仍旧是国家气象局,但是也不可能100%准确。而商业气象公司提供的服务,可以做到预测的颗粒度更加精细,但是仍旧不可能100%准确。
另一个问题是,当商业气象服务公司做出不利于商业活动的气象预测时,接收信息的公司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如果一旦决策失误,谁来承担这个责任?从功能来说,商业气象服务和很多商业咨询很类似,但是不同的是,很多时候商业气象服务公司给出的信息或者建议,需要接收者迅速做出决策和反馈。而且这种决策带来的收益或是损失,立竿见影。
正因此,冯雪指出,接受或者采购商业气象信息服务,一般来说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合作周期,才能体现出商业气象服务的价值。除此之外,还需要接受服务的公司从上到下的配合。
一个让人惋惜的例子是,某国内知名企业的供应链部门老大,亲自与华风爱科谈拢了合作。当时华风爱科也备受鼓舞,配备了精兵强将投入到该公司的项目合作中。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执行中碰到了基层员工比较大的抵触,最终合作终止。
尽管如此,这家知名企业的合作意向还是给了华风爱科一些启发。因为这家知名企业非常热衷于数字化的投入,冯雪也发现,越是热衷数字化投入的企业,对于管理和运营的精细化程度要求越高,因此越有可能重视商业气象服务。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气象服务行业的老兵,冯雪始终坚持商业气象服务是一个具有长期价值的行业。随着商业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科技的进步,最终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像沃尔玛、7-ELEVEn一样,成为商业气象服务行业的常客。(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作者|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