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作为民事法官,我们不仅要实质性化解邻里纠纷,更要抚慰最平凡却又最重要的民心”,西安中院——(引题)


(资料图片)

80余公里,5小时,邻里纠纷终得解(主题)

人民法院报记者 贺雪丽 人民法院报通讯员 许颖

刚入夏,西安便已烈日炎炎。

5月15日,一起邻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顺利和解签字。经历了一场5个多小时的调解,法官陈平像医生做完了一个大手术一样,疲惫,但骄傲。

西安市临潼区相桥街道某村村民彭某与郝某两家东西相邻,世代交好。两家房屋间原有十公分左右的距离,2021年,彭某重建二层房屋,新砌的砖墙却直接将郝某二层房屋的廊沿包围。

郝某不乐意了,认为彭某的新房阻碍了自己房屋排水,影响了房屋安全,于是阻挡彭某施工。彭某诉至法院,要求排除郝某阻挡施工之妨害。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相邻界限不清,依法应由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解决,驳回起诉。彭某不服上诉至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西安中院民一庭副庭长陈平接手案件后,仔细查看了一审资料,发现从法律角度来看,一审裁定并无不当。

但是一个细节引起了她的注意。卷宗显示,郝某曾提交了多份报警记录,她敏锐地意识到,双方积怨已久,并由此起了多次摩擦。

如果仅仅就案办案,那郝某家的排水问题如何解决?

要是因为情况复杂,申请土地确权还需很长时间,那两家日渐升级的积怨如何化解?

这一系列问题,有的是当务之急,有的是日后隐患,陈平没有办法说服自己轻轻松松就此结案。

带着放不下的心,5月15日一大早,陈平与合议庭一行六人驱车80余公里到达彭某家,在双方争议的墙体间前前后后反复细致勘查,努力寻找解决之道,最后终于发现:可以在被彭某房屋西墙所包围的郝某房屋廊沿处,自上向下一米把墙砖铲除12公分,解决两家的实际问题,一来不影响郝某房屋排水,二来不影响彭某继续建房施工,三来不影响房屋结构安全。

顶着烈日爬上爬下,功夫总算没有白费,找到了双赢的思路。

陈平拍拍手上的土,心里一下子踏实了。

她决定就地组织庭审。法官们在两方当事人的农家小院前,从乡党家借来几个小板凳。

一场简陋但庄重的庭审就此开始。

合议庭结合案情和勘查情况,耐心细致地倾听着当事人的诉求,一遍遍不厌其烦地释法明理,但是双方积怨已久,一有正面交锋的机会,怒气就像这炎热的天气一样,一点就炸。

“我先盖的房,他后盖的,凭什么弄得我没有地方排水?”

“怎么我在我家盖房,又没在你家盖,难道还要给你打报告吗?”

“你倒还有理了?今天这事没完。”

眼看双方情绪激动,合议庭兵分两路对双方进行背对背调解,同时邀请熟悉风俗民情的村委会主任一并参与。

“说实话,咱盖房时确实应当为相邻方预留空间,但现在既然房已经盖了,咱适当补偿是应该的,否则事情拖延不解决,你施工没法继续进行,损失的还是咱。”对于不理智的彭某,法官释法析理。

“先消消气,我们总得商量出和解办法,毕竟老屋是咱乡党几代人的精神寄托,所以老屋的邻里关系就很重要,咱不吵架,把问题处理好。”对于气呼呼的郝某,法官以情动人。

几个回合下来,双方还是把不高兴写在脸上,但眉宇间的神情似乎有了缓和。

距离早上出发已经6个多小时,合议庭的法官们肚子饿得咕咕叫,眼看当事人情绪有所转变,陈平“狠狠心”跟大家说:“咱先别去吃饭吧?趁热打铁,就要调解成功了。”“回去我请大家吃饭。”她又带着歉意笑笑。

眼看胜利在望,法官们其实也都有默契,都希望一鼓作气调解完毕。

就这样,从日上三竿到夕阳西斜,经过长达5个多小时的现场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彼此敞开心扉,解开了心结,在村委会主任的见证下签订了和解协议,彭某当即申请撤回对郝某的起诉及上诉。

一场多年的邻里纠纷被顺利化解。

“为我们的事忙活了一整天,你们辛苦了,留下来吃个饭吧!”彭某的家属不知道怎么表达感谢,拉着陈平的衣袖说道。

“不用了,乡党,我们心领啦!以后等土地确权了,万一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找我。”陈平笑着挥挥手,汽车消失在蜿蜒的小路上。

夕阳西下,没有了灼热,余晖把柔和的光芒洒在乡间。

“东家长,西家短,你占的多,我有的少,邻里关系纠纷自古以来就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民间纠纷之一,但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民事法官,我们不仅要实质性化解邻里纠纷,更要抚慰最平凡却又最重要的民心,将国法、人情融入司法全过程,做到法理情融合,我想这也是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题中之义。”陈平向记者说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