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攀)连日来,一场关于耕地保护的知识盛宴——“人间最美是稻田”湖南省耕地保护专题展览在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拉开帷幕,全方位展示湖南耕地的“贵”“重”“美”。该展览免费开放,将延续至6月22日。

展览分为“耕地之贵”“耕地之重”“耕地之美”三个板块,展陈内容从普及耕地资源的现状、耕地资源的形成来阐释耕地保护具有的重要意义,其中展示了我国古代历代土地制度和新中国成立以来耕地保护的历程,尤其是湖南省耕地保护的制度、举措和成就。

展览选取了澧县城头山、新化紫鹊界秦人梯田、郴州安仁稻田公园和浏阳市永安镇丰裕村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点,分别展示了湖南耕地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文旅融合之美和乡村振兴之美。其中,从这四个地方获取的耕地样本也在现场陈列出来,观众可以近距离地直观感受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魅力。

现场设置的“湖南田长的一天”互动打卡项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尤其是跟随家长前来观展的孩子。作为此次专题展览的组成部分,互动打卡项目可以让每一位观展观众,通过拼图游戏体验湖南“田长”一天的工作,包括日常巡查、发现报告违规行为、劝耕促耕劝诫、日常管护等四个方面的任务,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湖南实施田长制的背景,认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前来观展的邓女士告诉记者,“整个展览的逻辑十分清晰,展品布置和相关资料陈设非常用心,可以很方便、很清楚地通过观看展览了解到湖南耕地保护的每个方面,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耕地与众不同的美丽。”她表示,将向身边人尤其是家中有未成年人的朋友推荐此次展览,“观展既是一次耕地知识的普及,也是不错的亲子活动方式。”

“我们希望,把耕地之美展示给社会大众,让大众了解到美景背后的耕地之贵重,为保护耕地凝聚社会共识。”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主要负责人表示,耕地保护工作是广大人民粮食“饭碗”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此次展览旨在通过科普性、美观性、互动性的展示手段,进一步强化广大群众耕地保护的意识,促进全省耕保工作的开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