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财务账面出现亏损,这或许暗示着量化宽松这一非常规货币政策并不是“免费”的。

央行“亏损”与美元等货币加息相关。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估计,若利率升至3%并保持6年,欧元区央行在政府债券上可能蒙受约6000亿欧元损失。


(资料图片)

另据粗略预测,美联储为控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积极行动使其在未来几年内将面临数百亿,甚至更多的损失。

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讨论更多偏向技术性,各国央行也不会因“损失”而陷入任何金融危机,但人们会追问很多问题,包括“损失”如何产生、谁将为此买单。

“亏损和负资产并不直接影响央行的有效运作能力。”国际清算银行在2月报告指出,当央行的损失将如何处理存在不确定性时,误解就会产生,并侵蚀央行的信誉。“这凸显了建立透明的金融框架的重要性。”

欧美央行大幅亏损

欧洲央行15年来首次没有盈利,该央行2022年的利润为零(2021年为1.92亿欧元)。该央行表示,这一结果考虑到了从金融风险准备金中释放的16.27亿欧元。

美联储2021年向财政部拨款1090亿美元,但这种流动在去年9月停止,当时美联储的操作实际上开始亏损。该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在今年2月预计,到2024年,美联储系统的支出将超过收入。

各国央行累积损失可能高达数千亿欧元,其面临着政府债券投资组合的收入与支付给商业银行的存款费用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

在制定货币政策和发行货币的过程中,美联储积累了国债和机构证券的投资组合,这些证券能够赚取利息。它的负债主要包括未偿货币(当然不支付利息)、美国财政部的存款(同样不支付利息)、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以及从货币市场基金和其他贷方借入的回购贷款(两者都支付利息)。

通常情况下,美联储从证券上赚取的利息远远超过它支付给银行和货币基金的利息。为了应对疫情,美联储使用了量化宽松政策,即大规模购买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支持市场运作,并缓解金融状况和加强经济复苏。

但自2022年开始,美元加息进程下,美联储大幅提高利率,其所持证券的净利息收入将下降,因为它所持证券的收益率保持相对固定,而它为负债支付的利率上升。目前,美联储支付的利息较其持有的债券和其他收入来源获得的要多,而随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收紧,损失的规模只会增加。同时,该央行也在寻求缩减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这意味着来自证券的利息收入减少。

至今,美联储已将目标利率区间上限从0.25%上调至4.75%。桑坦德银行分析师预计,如果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再加息50个基点,按年化速度计算,其将损失逾1000亿美元。

对于欧洲央行,分析师预测,在其超宽松货币政策逆转后,该央行多年将出现最终亏损。为此将取消通常向欧元区国家货币当局支付的利润。

这些利润(自2018年以来总计58亿欧元)通常由各国央行转交给欧元区各国政府。比利时央行此前表明,到2027年,其潜在亏损约为90亿欧元。荷兰央行估计,未来几年将出现90亿欧元的亏损。

欧洲央行的基准利率已从去年7月的-0.5%升至2.5%。目前,3月上调50个基点至3%已完全反映在市场价格中。当地时间3月2日,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比利时央行行长Pierre Wunsch称,若潜在价格压力持续上升,市场对利率将达到4%峰值的押注可能是正确的。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宏观经济研究主管Frederik Ducrozet表示,欧洲央行的损失应该不会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除非它成为一个政治问题,如一些议会可能要求对央行进行资本重组。

Frederik Ducrozet估计,欧洲央行将在2023年和2024年,因向各国央行支付的更高利息与其从债券中获得的利息不匹配而蒙受900亿欧元损失。

损失或影响央行声誉

各国央行将以各自的方式应对损失,包括停止向政府支付股息、在某些情况下要求政府提供资金以恢复资本支持等。

“理论上,央行的财务损失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Frederik Ducrozet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它总是可以“印”出一条出路,或者计入一种所谓的递延资产,随着时间推移被未来的利润所抵消。

美联储等央行用来核算其损失的“递延资产”类似于给政府的欠条。根据美联储的会计准则,它将积累与累积损失相等的“递延资产”。一旦恢复盈利,它将保留利润以偿还递延资产。只有当递延资产降至零时——也就是说,一旦美联储保留了抵消其早期损失的收益——美联储才会恢复将利润汇给财政部。

大多数欧元区国家的央行也都以类似的方式运作,它们近年来建立的拨备和金融缓冲可以用来抵消损益表中的损失。若损失最终超过了可用的金融缓冲区,央行总能在一段时间内以负资产运作,而不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包括以色列、瑞典、捷克和智利的央行。

Frederik Ducrozet指出,央行可以通过各种会计方法弥补损失,但这些仅仅是一种“表面功夫”。以下两种情况可能会带来更具体的后果:其一,在政府已经制定了一项特定安排,某些情况下,以“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需要进行资本重组的央行,英国就是一个例子。澳大利亚则是将损失按市值计价,而不是像其他大多数国家那样进行摊销。

其二,若亏损过大,舆论压力也可能导致央行进行某种形式的资本重组,这相当于向公众征税。然而,在大多数其他情况下,数年里央行积累了巨额经济收益,令财政政策顺利推行,前者的损失只会导致可分配利润的缺乏。

国际清算银行(BIS)2月报告中称,在不同金融框架的央行,利率上升和其他因素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报告损益表(即会计收入)的时间、规模和波动性,并以不同的方式转移到财政当局。这种差异取决于三种(可能互补的)机制:会计方法、收入确认和分配规则,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与财政当局达成的风险转移协议。

资产负债表中的损失不会妨碍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使其在政治方面面临摩擦。更重要的是,鉴于经济前景极不稳定,估计潜在的损失并非容易。

“资产负债表的损失不会像商业银行那样影响美联储。”布鲁金斯学会的William B. English和Donald Kohn在2022年一篇文章中称,只要美联储的未来收益保持正数,暂时的亏损对其运作不构成问题,但如果美联储遭受长期和足够大的损失,它可能需要财政部的财政支持以继续执行货币政策。“即使没有出现这种最坏的情况,暂时的损失仍然可能引起国会的政治审查,而美联储可能更愿意避免这种审查。”

“糟糕的沟通和管理不善会使得一家央行因财务损失而失去信誉。”Frederik Ducrozet说,但在现代历史上,这种情况从未在发达国家内发生过。“即使是巨大的损失,也不会损害货币政策的实施。”其强调,同样,大部分损失将记录在2023年,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散。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当这些损失达至峰值时,各国央行即便没有开始降息,也已经停止了加息,这将有助于其更快地减少损失。

BIS提醒,作为政府收入来源并非央行的目的,央行的存在是为了履行其政策使命,包括价格和金融稳定。因此,应始终根据它们是否履行这些任务来判断它们干预的成功。

该机构指出,当央行的损失将如何处理存在不确定性时,误解就会产生,央行信誉将受损。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沟通来减少误解的风险,同时建立透明的金融框架,该框架应包括精心设计的分配规则,管理从央行向政府的转移,处理亏损或盈利能力下降事件的流程,以及明确风险分担安排(如果存在)。

历史表明,有几家央行的资产为负,但完全达到了目标。BIS以智利、捷克、以色列和墨西哥的央行经历了多年的负资本为例。此外,2002年至2021年期间,32家发展中经济体央行中约有10家出现负资产,在许多情况下只是短暂的。而自始至终,金融和价格都保持稳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