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外贸金融服务的主渠道,中国银行将充分发挥全球化经营优势和外汇外贸专业优势,不断加大稳外贸金融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的同时,持续扩大在跨境金融领域的传统优势,并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近日,在投服中心举办的“了解我的上市公司——走进蓝筹”之中国银行专场活动中,中国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曾广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此次活动中,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重点介绍了“八大金融”中的财富金融业务。在林景臻看来,受益于我国人均GDP持续提升,以及居民总资产中以房地产为主的非金融资产占比呈下降趋势,金融资产提升潜力巨大。而且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金融监管日趋规范,零售业务增长拐点已经到来,尤其是财富金融业务未来可期、大有可为。


(资料图片)

财富金融领域已形成比较优势

经过多年持续的经营与积累,中国银行在财富金融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财富金融业务取得良好成效。

据林景臻介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客户基础不断夯实,全量个人客户市场份额实现提升,中高端客户增速显著领先基础客户,投资理财客户保持快速增长。其次,管理客户金融资产规模稳步扩大,人民币个人存款、投资类金融资产余额市场份额升幅均排名可比同业第一,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增速排名可比同业第二。最后,财富管理收入稳健发展,基金、理财、保险、贵金属等业务保持向好发展态势,带动个金条线成为中行收入价值贡献第一大板块。

今年以来,整体宏观经济复苏预期,银行的经营、风险和财务表现也将受益。谈及今年中国银行盈利提升问题,中国银行财务管理部资深财务经理陈天宏表示,中国银行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前提下,将力争保持盈利水平的基本稳定,主要是三方面:力争净利息收入的基本稳定、扭转手续费净收入下降趋势、保持海外效益逐步复苏的良好态势。

三方面应对息差收窄压力

净利息收入在中国银行的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超70%,是收入来源的主力。因此,中国银行净息差备受投资者关注。

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银行净息差为1.77%。在息差普遍下行的行业背景下,中国银行净息差保持基本稳定。展望2023年,陈天宏表示,中国银行净息差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主要是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人民币息差下行压力加大;二是外币息差改善将边际收窄,对集团息差的正向贡献转弱。

面对息差收窄的压力,陈天宏表示,中国银行将充分发挥全球化经营优势,把握境内、境外在货币政策分化下的“两个市场”,努力应对净息差收窄的压力,延续净息差较好表现的趋势。

一是坚持“量价双优”策略,继续调结构。中国银行负债成本在同业中仍相对较高,将继续合理管控成本。同时,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利用综合服务水平,降低客户的价格敏感度,拓展资金来源;二是优化资产结构。持续压降低收益的资产业务,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提高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占比;三是促进外币息差改善。将继续做好加息周期各项安排,继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资产收益水平。

保障中小投资者“三大权益”

近年来,在经营业绩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同时,中国银行也在积极回报投资者。

中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副总经理赵青岩表示,2022年中国银行向投资者派发2021年度现金股息税前每10股2.21元人民币,从去年全年中国银行A股和H股的平均成交价来看,股息率达到了7.0%和8.9%。

分红比例方面,去年中国银行分红派息总额约650.6亿元,派息率约30%,连续六年保持稳定。

赵青岩表示,未来,中国银行将综合考虑股东回报诉求、业务发展需要、监管要求及同业派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确定年度分红派息政策。

目前,中国银行股东总数超过60万名,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投资者。在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方面,中国银行董事会秘书部总经理余珂表示,主要是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参与决策权、知情权和收益权“三大权益”。

首先,在保障参与决策权方面,中国银行召开股东大会,采取现场会议和线上投票方式两种方式,保障中小投资者行使股东决策权;其次,在保障知情权方面,主要以提升透明度为目标,增强信息披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丰富优化披露内容。同时,注重语言文字简明易懂,让中小投资者愿意看、看得明白;最后,在保障收益权方面,将优先采用现金分红分配利润的方式写入公司章程,为股东获取股息回报提供了制度保障。截至2022年,中国银行累计派发现金分红超过7338亿元,远超IPO融资金额,位居国内上市公司第4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