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等待,不用预售,消费者像点外卖一样来购买数码、美妆、母婴以及日常生活所需,更多的实体门店也通过即时零售平台加入原本专属于线上的全民购物节,成为今年“双11”的新景象。

“双11”当天,央视播出的《中国电商年度发展报告》节目中专门提到了这一新景象。记者走访时发现,临近“双11”,外卖订单的数量增加了不少,除了应急所需,因部分即时零售平台上推出各类满减活动,不少年轻消费者会在比价之后下单。


(相关资料图)

与传统电商不同的是,即时零售的商品供给主要来自本地各类实体门店,消费者在即时零售平台下单,商品30分钟左右送达,“所见即所得”的即时需求可以得到满足。

央视分析认为,作为线上线下的又一次深度融合,即时零售给消费者带来了效率和体验的提升,而对实体商业来说,即时零售不仅给销售渠道带来变化,也在加速影响着传统门店选址、运营的内在逻辑。

▲央视调查显示,在即时零售模式的支撑下,实体门店成为今年“双11”的生力军。

开在写字楼里的文具店:房租减少,销量增加

“80%是通过线上销售,销售额并不比临街的店铺少。”做了11年文具生意的孙增,敏锐地发现消费者对于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本在人流密集的学校周边开店的他,去年把文具店开到了写字楼里。

▲相比于临街店铺,写字楼里的文具店房租便宜了不少,但销售额并未减少。

孙增告诉记者,除了文具,店里还进了不少家用小五金、体育用品,以及公司的劳保用品,主要服务附近的居民区,学校,还有中小型企业。

因主做线上生意,孙增的文具店商品种类超过一般文具店,以此满足更多的消费场景需求。记者发现,这个位于写字楼二楼的文具店只有50平方米左右,但商品数量达4500多种。跟一般的店面不同,这里的货品堆放并不讲究,货架之间距离很窄,更像是一个小仓库。

房租是实体门店的成本支出大头。对于孙增来说,更重要的是相比于临街店铺,租在写字楼里,门店房租便宜了不少。除了写字楼以及附近的线下客流量,工作日的线上日均订单量一般可以达100多单,这些订单的销售额至少有五六千元。

对于实体门店来说,即时零售带来的不仅有渠道变革,也有运营逻辑的变化。除了改变选址,部分商家通过高性价比的“明星商品”来吸引线上客流量。

“每天都能有七八十单,一个月下来正常都是2000多单,我们就是满足消费者性价比和快捷的需求。” 开在江苏南京桥北片区的花小蕾鲜花店店主刘鹏称,从去年创业开花店以来,店里推出向日葵搭配香槟的花束,以及33朵红玫瑰花束,分别售价58元、98元。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成了江苏南京桥北片区的鲜花即时零售接单王。

线上线下差异大 猫粮、衬衫成社区超市线上爆品

▲店里的猫砂、龟粮等小众商品基本都在即时零售平台上销售,可以满足应急需求。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即时零售用户规模快速增长,其中年轻人占比较大,他们对于商品配送的时效性要求高于其他群体。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即时零售的用户群体中,85后及90后人群占比超64.6%。埃森哲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在购物当天甚至半天就能收货。

除了时效性,部分商家也抓住了线上线下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差异,改变进货以及经营思路。央视报道中就介绍了这么一个线上日销千单、服务顾客超50万的社区超市。

这家开在北京市亚运村的华欣社区超市,店主桂安强是一位90后。他介绍,上线即时零售平台后,超市的进货思路有了变化,“尽管看上去只是销售渠道不同,但线上线下的客群差别很大,一些店里卖不动的产品线上却成了爆品。”

他发现,不少宠物用品小众但急需,外卖半小时送到,比传统电商零售有很强的速度优势。在他店里,猫砂、龟粮等小众商品基本都在线上销售,猫砂一个月就能卖出四五十袋。观察到新的商机后,桂安强还专门腾出了一个仓库,用于摆放衬衫、短袖、一次性床单被罩以及泡澡袋等差旅用品。

今年以来,这家社区超市的外卖订单量增长了20%,为此,店里的外卖台专门安排了4个人来进行接单和分拣。店里的夜间订单更多,现在的营业时间也从晚上10:00延长到了凌晨1:30。

“从商品品类上来看,消费者的需求也从应急走向日常,从餐饮品类走向非餐,”美团相关业务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报告也显示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报告称,预计到2026年,即时零售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