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菲律宾环境部(DENR)与贸易和工业部(DTI)两个部门分别发声,表示菲律宾将研究对镍原矿石的出口设立关税或禁令政策,并促进镍矿加工工业的投资。


(资料图)

镍的主要需求来自不锈钢和新能源电池的生产。近几年随着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镍作为三元电池的原材料之一,其需求也有一个良好的预期。菲律宾作为镍供应大国,其对镍矿石出口的限制将会对全球镍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走印度尼西亚的路”

菲律宾环境部(DENR)部长安东尼娅·尤洛-洛伊萨加(AntoniaYuloLoyzaga)表示,“在镍供应链中,我们希望不只是担任原矿石出口国,我们想要成为价值链的一部分。”限制镍矿石的出口将使菲律宾在镍产业链中的布局向下游延伸,从而完善国内的产业链条,支持新能源电池供应链的发展并促进经济增长。

菲律宾此举意在效仿印尼,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镍矿总产量为270万吨,其中印尼和菲律宾产量最大,分别占全球镍矿产量37%和14%。

早在2009年,印尼就曾提及禁止镍矿出口。自2020年起,该国全面禁止镍矿石的出口,同时在精炼产品上也设置了运输限制。自此之后,许多企业改变策略,在印尼投资精炼厂和冶炼厂,使该国镍出口收入从2018年的33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338.1亿美元。显然,菲律宾也想凭借对镍矿石出口的限制得到相应的效益。

出口限制带来的影响

那么菲律宾此举将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或许可以比较印尼的例子来分析。印尼在2009年就提及禁止镍矿出口,而后又在2020年全面禁止镍矿石。自此,外来企业将目光转向了投资印尼的当地冶炼项目和新能源电池的产业链。

2018年,“镍王”青山集团与华友钴业合作设立华越镍钴(印尼)有限公司,华越湿法冶炼项目的镍金属产能达到6万吨/年;2022年初,双方还与大众汽车合作在印尼设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印尼红土镍,打造完整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条。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印尼限制镍矿出口后,我国从印尼进口的镍矿(占总镍矿进口量的)比例显著下降,从2019年的42.6%下降到了2022年的3%,我国镍矿进口更多地集中到菲律宾身上。2022年我国镍矿进口量为4024.1万实物吨,其中从菲律宾进口为3345.1万实物吨,占总进口量的83%。菲律宾矿业和地质局(MGB)数据显示,2022年菲律宾镍矿产量预计为47.7万金属吨,其中41.3万金属吨用于出口。2022年菲律宾镍矿出口到中国约34.3万金属吨,占菲律宾镍矿产量的71.9%。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与菲律宾在镍贸易关系上联系紧密,如果菲律宾对镍矿石设立出口关税或禁令,对我国的镍进口将会产生相当的影响。参照印尼的例子,由于进口镍矿的成本提高,国内镍企或将选择投资菲律宾镍矿加工项目以保证镍资源的获取,或者在菲律宾投资完整的镍产业链保障自己的利益。此外,镍企们或许将在其他未设限制的镍供应国中寻找目标。

因此,基于菲律宾镍矿的影响力和市场上对镍资源需求的良好预期,业内初步判断,如果菲律宾此次对镍矿出口政策进行调整,将会对全球镍供应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并将改变国内镍企对菲律宾镍矿的投资方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