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赵小翠家中,这个曾经的农民家庭完成了“逆袭”,3个孩子都成为了大学生。
赵小翠将原因归结为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多个村,包括赵小翠在内,747户2799人搬入春晖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他们离开了土地,人生驶入“新轨道”。
(资料图片)
如今的春晖社区,一栋栋现代化楼房林立,一个个工厂加足马力,一张幸福笑脸,构成一幅美丽画卷。记者走访了3户家庭,了解他们的故事。
赵小翠: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家庭完成“逆袭”
“如果没有搬迁,她们可能都嫁人了。”8月2日,大学录取通知书寄来时,赵小翠显得无比激动,她的3个孩子都已成为了大学生,儿子被山东交通学院录取,两个女儿已分别就读于遵义医科大学、长安大学。
3个孩子并未同老家一些孩子一样,他们有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赵小翠老家位于蔡官镇鼠场村,这是一个偏远村寨,村内的田地位于山坡上,村民看天吃饭。2015年一场大旱席卷村庄,赵小翠一家颗粒无收。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日夜劳作,原本,他们想的是,孩子读点书,稍微大一点也外出打工。
一切因搬迁改变。2016年,赵小翠一家离开了土地,搬入春晖社区,从此开始新的人生。
春晖社区尚未修建时,就从群众就业、就医、教育等方面考虑,选址靠近西秀工业园,社区内还配套了帮扶车间、幼儿园、学校、医院等,新家还配备沙发、床、电视等设施,搬迁群众“拎包入住”。
然而,赵小翠当时却不愿搬迁。“怕找不到生活。”她说,经过多次动员,自己才入住新家,她的孩子也入读家门口学校,享受更优质教育。
在新家,政府给她划了一块“微田园”,总共2分田,她在田里种上了蔬菜,能自给自足,生活开支大幅度减少。
她也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每天先将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再去上班。她现在是一名快递分拣员,面对成堆快件,她已十分熟练,现在能拿到约3000元/月工资,这相当于务农时一年收入。丈夫则在一小区当保安,工资相对不低。
目前,春晖社区已走出多名大学生。在西秀区乃至安顺市范围,蔡官镇教育远近闻名,今年中学招生时,就吸引了区域外上千人前来报名,竞争颇为激烈。“我们搬迁群众不用竞争,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教育。”春晖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张宏说。
张才美:搬来新生活“创”出幸福路
张才美正在考虑,应该给孩子报跆拳道培训,还是书法美术培训。这名农村长大的妇女感叹,现在的孩子过上了好日子,生活方式已和城市没有差别。
张才美今年28岁,撒召财今年32岁,从小生活在蔡官镇农村。“读完初中,就去打工”,这是他们村内真实写照。张才美和撒召财毕业后,也外出打工,进过工厂,也在餐馆打过零工,最低时,工资仅200元/月。
他们现在有两个孩子,一个读幼儿园,一个读小学。原本,她以为,两个孩子会复制他们的人生轨迹,农村成长、读书、打工……但因为搬迁,一切都变了。
他们从农村搬到了春晖社区,住进了新房。基于此前积累的经验,他们决定自主创业,在春晖社区开一家牛肉粉面馆。
8月9日清晨,天还蒙蒙亮,张才美和丈夫撒召财起床了。他们走下楼,来到牛肉粉面馆,打开了卷帘门,准备好当天食材后,开始了一天忙碌工作。在春晖社区,这家“伊聚园”牛肉粉面馆因味道正宗,吸引了不少食客。
“比起以前打工,肯定好太多了。”张才美说。真正令她关心的,还是孩子得到了优质教育,以及未来前途。“农村娃娃比较腼腆,城里娃娃开朗活泼一些。”
她和城里人一样,培养着孩子。现在,两个孩子都非常听话,懂礼貌,令她感到满足。她未来计划,通过努力,再到市区购买一套房屋。
在春晖社区内,搬迁群众创业的,并不只是张才美一家。春晖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张宏告诉记者,如何让搬迁群众能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一直是当地党委政府关注的问题,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有的群众开起了牛肉粉面馆,有的开起了美发店。
肖红三:学到一技之长人生更体面
8月8日,安顺春晖社区逸霖服饰内,缝纫机正不停发出滴答滴答声。48岁的肖红三,正在对成品进行最后处理。
他身着一件白色衬衣,灰色西裤,看上去颇为体面。从他身上,已完全看不出常年务农痕迹。他告诉记者,妻子很早就去世了,留下他和两个孩子一起生活,由于要照顾孩子,他无法外出打工,只能留在老家务农。
他的老家蔡官镇浪竹坝地处偏远,也颇为落后,肖红三一家过得十分艰苦。然而,即使如此,当搬迁动员到来时,他仍不想离去。
“我除了种田,喂猪喂牛没干过别的。”他说。动员人员只好耐心解释,声称新的家园不仅有新房,还有就业培训,只要想学,就会有一技之长。
事实确实如此。在春晖社区帮扶车间,已开展了多次培训,群众培训后上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肖红三接受了制衣厂培训,他学得认真,很快就能独自上岗了。“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他说,他现在的希望是,孩子能够找到好工作。
张宏介绍,如何让搬迁群众稳得住,就业是关键。在蔡官镇党委政府带领下,春晖社区千方百计想就业,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引进企业到社区,同时为群众进行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难题。目前,社区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就业”落实率为100%。
社区一些中老年妇女,一辈子没离开过土地,她们无法闲下来。蔡官镇就想到了镇上种葱大户,引进大葱到社区让他们每天进行整理,每天需30余人,每人半天不到可拿50元。
在春晖社区,像这样的故事有很多。马家琴三姐妹都是残疾人,她们生活农村时,由于行动不便,有个头疼脑热都是硬扛。而现在,她们楼下就有医院,而且还有医疗保障也提高了。她们三姐妹也接受了社区“绣娘坊”刺绣培训,现在,她们将材料拿回家制作,有时一个月能拿数千元。
相关阅读:
安顺:高质量书写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7年过去,春晖社区搬迁群众适应了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没有一人愿意再回到老家,搬迁群众生活正越来越好。这一切背后,是蔡官镇党委政府久久为功,设身处地为搬迁群众考虑结果。
春晖社区安置点呈现的美好图景,只是安顺全市“十三五”期间,8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顺持续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在基础设施方面,安顺各大安置点,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党群驿站、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等,让群众生活更便利;在福利方面,搬迁群众与城镇常住人口享受同等卫生、教育、医疗等保障待遇,让新市民真正感受到安顺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在就业方面,严格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提供公共就业服务,针对未就业搬迁群众,开展培训和深挖就业岗位,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优化就业;在社区治理方面,不断引导群众由农民转变为市民,有力确保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强
编辑 杨媛媛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聂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