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
为迎接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7日上午,由江苏省国画院、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江宁织造博物馆承办的“天然去雕饰——武晓历丹青染就女性美”原创展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开展。
(资料图片)
55幅画作和28件历代女性题材文物,生动展现了古代女性衣食住行之美。展览通过一明一暗两条主线和“清水出芙蓉”“坐看云起时”“天然去雕饰”三个维度,展现了中国女性“气自华”的深厚文化意蕴。
纸为舞台
每次创作都是与笔下人物的一次共情
武晓历受到父亲、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影响,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她说, “作为一名女性,我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用艺术表达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美是我的追求,亦是我对女性美的解读。”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展览中的一幅作品,是手执书卷、文采斐然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种满菊花的庭院中自斟自饮,面带忧郁。
“我画的李清照眼睛底下有点迷迷蒙蒙,泪水半含在眼睛里,用方中带圆、圆中带方的线条勾勒出她的肩膀,表现出诗词中‘人比黄花瘦’的形态。”武晓历认为,画家的每一幅作品都浸透着自己的感悟和思想,“我觉得,有时候画家就跟演员一样,只不过舞台是案台上的那张纸,特别是画人物的时候,作品就是我内心迸发出来的角色。”不少观众发现,在武晓历创作的这幅李清照画作中,菊花与以往水墨画中的形态略显不同,没有细瓣、卷瓣等细节,更像是今天常见的雏菊,形态简洁干净,以此来表达人物柔中带刚的性格。
《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是武晓历很喜欢的人物,“所以在画史湘云的时候,我特别有感觉,甚至在画的时候忽然发现我自己的心态,我自己的眼神,跟我画当中的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共情,你看画家不就跟演员一样吗?要身心投入角色,才能画出自己想要的那个人物来。”
透过武晓历的画笔和博物馆的艺术呈现,观众在展览中欣赏到众多中国古典女性的代表,画作表现手法细腻,笔墨清新,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作为与《红楼梦》渊源深厚的“文学地标”,江宁织造博物馆展出了武晓历创作的《红楼梦》中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林黛玉、史湘云,与之一同展出的还有清代“金陵十二钗通草画”,古今对话,相映成趣。
笔墨创新
用中国水墨展现女性健美身姿
在展览中,一组用中国水墨绘出的女性在体育项目中展现健美身姿的画作格外引人注目。提及在运动中展示人体美的艺术品,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希腊雕刻家米隆创作的《掷铁饼者》。《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具有表现力的瞬间,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在许多西方画作中,也有很多能够展示人体健美体魄的技法。
武晓历想尝试用中国水墨来表现人体的美。“这个念头一出,我就试着用小画去表现体育人物,因为体育人物在运动中的姿态特别能展示人体的健美。”武晓历说,最早尝试的体育项目是滑冰,“要用中国画的方式,一笔下去把人体肌肉感觉表现出来,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每一张小画背后,都是几百张的不断尝试,所以,这个系列也是我自己最喜欢的画作系列。”
跨界融合
用博物馆的语言去展示书画作品
本次展览格调清新雅致,用色、流线、灯光等处处体现温婉柔美。轻启岁月的门扉,吟诵动人的诗词,寻找悠远历史影像中的另一个自己……“寻她”板块运用盲盒的概念,一个个箱匣上,有的书写了诗词,有的附上了画作,开启探索的过程新颖有趣。
展览中还有多幅画作被做成灯箱,通过灯光的投射将画中线条更好地凸显出来。展览现场,观众还能看到一件历史和艺术价值极高的国家一级文物——南朝贵族女子出行画像砖。这块画像砖以灵动的线条、简洁的笔法描绘了南朝女子的出行方式,画中人物形象唯美清丽,姿态潇洒、衣带飘逸,尽显南朝女子生活闲适之趣。
“55幅反映女性特点的画作配上28件历代女性题材的文物,是一明一暗两条主线,形成两个对话关系。一个是古代跟今天的对话,还有一个是画作以及它营造的氛围,跟女性题材文物所蕴含的信息之间的对话,从而探索中国女性温婉、疏朗、气自华之美,也寓意着现代女性可以去掉不必要的、繁琐的修饰,展现内心的美。”江宁织造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晨表示,展览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出东方女性美,既富有艺术性,又具备深刻的文学和文化内涵,是博物馆、美术馆跨界融合,推进高质量文化服务的创新实践,也是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
■观展小贴士
展览将持续至10月15日,江宁织造博物馆成人票30元/张。